人物檔案
于成亮
文科 673分
錯題本20厘米厚
敢說敢言成“老總”
讀書、
唱歌聲最大
在座右銘上
他寫下:“清華、北大我來啦!”
“成亮是個志向遠大的孩子,他立志要考清華、北大。在百日沖刺以后,他在自己座位旁的窗戶上用‘紅布條’寫下了‘清華、北大我來啦!’的座右銘,時刻警示自己奮力拼搏,這也是他最大的動力。”李現生說,于成亮頭腦靈活、敏捷,上課時,對于出的難題,他總是出人意料地給出既簡單又準確的“另類”算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成亮做題多過其他同學起碼5至10倍。”李現生用手比劃的于成亮錯題本厚度有20厘米高。“臨考前夕,我要求重新翻看自己的錯題本,加深對錯題的印象,但于成亮卻告訴我,‘光的錯題本就有10多本,根本來不及看了。’我才知道他比其他同學多做了很多題。”
“原來還打算復讀呢”,考得高分有點出乎于成亮的預料
核心提示
林州市第一(18)班應屆畢業生于成亮今年在文科高考中取得了673分的高分,這也成為我省文科考生難以逾越的分數。
說起自己考取高分的“法寶”,他歸因于三個方面:注重用錯題本糾錯、平日善于總結反思、時保持平穩心態。
注重糾錯 厚厚錯題本成了“法寶&rdquo 考試技巧;
于成亮家住林州市凌陽鎮北凌陽村,1993年出生,是林州市第一中學高三(18)班的應屆畢業生,今年在文科高考中取得了673分的高分。
“考這么高的分數,真的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來還打算復讀呢。”昨天下午,面對采訪,于成亮的一句調侃話,讓現場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在一般人眼中,好學生都有些“呆頭呆腦”,而于成亮卻不然,不僅外表陽光帥氣,非常精神,且彬彬有禮。說起取得的好成績,于成亮謙虛地稱,這是從網上學習往屆高考學習經驗的結果,其經驗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
厚厚的錯題本,是他學習不斷進步的第一個“法寶”。 于成亮說,如何不讓錯題再錯,或盡量減少差錯,是學習不斷進步的訣竅之一。而錯題本,就是打開這個訣竅的一把“金鑰匙”。三年下來,僅數學錯題本就有十幾本。等科也有錯題本,這些提醒他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善于總結、認真反思,是我的第二個學習‘法寶’”。對此,于成亮深有體會。每次考試,他都會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找出不足,努力將薄弱環節變成強項。
“心態決定。”于成亮說,他通過無數考試證明了這個理兒。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平日上班很忙,無暇過多關注他的學習,只是在得知他學習下滑厲害時,才鼓勵一下。寬松的環境,讓他學習、考試時,能夠放下包袱,集中精力考出好成績。對此,班主任兼數學老師李現生證實說:“他能考這么高的分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心態平穩。成績起伏,對他沒太大影響。”
勁頭十足讀書、唱歌聲數他最高
與別的同學不同,他學習異?炭啵缱x、上課、吃飯、晚自習、宿舍休息,他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每晚都要學到12點以后。雖然如此,但他每時每刻都很有“勁頭”,精神十足。早讀時,班上讀書聲最大的就是他。每天課前一首歌時間,唱歌聲音最大的也是他。“在他身上我從未看到過任何疲態,而且學習時非常專注、投入。”班主任老師李現生這樣說。
于成亮的同學郭士嘉說:“他性格非常直,說話不講求委婉,對看不慣的事兒敢說敢言,為此,同學們選他做了我們班的‘總班長’,班里設了兩套班委,每兩周輪換一次,他負責輪換時要對班委進行評價,同學都戲稱他‘老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33492.html
相關閱讀:中考試題中常見的幾種成語誤用類型
高考文綜答題時間的分配和考試技巧
新初三期中考試倒計時30天提分技巧
中高考飲食-考前飲食-考試食譜-中國教育在線
中學生考試心態調節:考場30秒快速心理調節活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