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揮《考試說明》、《學科指導意見》高考試題的導向作用
進入高三第二輪復習階段,應認真研讀《考試說明》、《學科指導意見》,明確高考要求,知道自己應在哪些方面下工夫,以便使自己的復習目標與高考接軌。通過認真做前三年本地的高考試題,體會考試大綱在試題中的體現方式,以及對知識、能力的要求。
二、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提高應試能力
高考試題年年變,解題所依據的基礎知識卻相對不變,因此扎實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取勝的強有力武器。對基礎知識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規律、原理的內涵和外延,做到提取準確、遷移靈活、運用合理,這樣才能解決考題中設置的新情景問題。
1.理清概念、奠定基石
先把教材的概念按教材順序羅列,認真理解每個概念的內涵,辨析概念的聯系和區別,再通過對幾個重要板塊的概念進行歸類、總結,最后上升到重要概念可以多種形式呈現,并能夠自如地對其進行各種形式間的轉化。對不同的概念,可采用不同的整合方法,對于從屬概念可層層延伸,逐步展開構建概念邏輯圖;易混概念通過表解對比,從而明確兩者的異同點。
2.構建網絡提升能力
通過一輪復習,明確中學生物學知識的各個“點”(知識點)。第二輪復習的關鍵是將這些分散的“點”連成“線”(知識線索)以及進一步形成“網”(知識網絡),提升對知識的綜合歸納能力。學會以重點、熱點知識為中心,用聯想的方法有意識地建立大小不一的專題,構建知識網。如:復習遺傳變異的內容時,可以中心法則為主線,從DNA(基因)—RNA—蛋白質(性狀),聯系DNA的結構與復制、染色體與基因、減數分裂與遺傳定律、遺傳與變異、進化等有關知識,經過思考、分析、歸納,最后形成有關圖解。
3.綜合不同章節的內容,歸納成圖解
圖表在高考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來高考試題中的圖表幾乎都來源于教材,有的甚至是教材中的原型。把教材中的圖表集中起來進行復習,形成體系,更好地把圖表題的解題技巧與教材內容進行有機整合。
三、加強實驗復習
高考實驗題力圖通過筆試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并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設計來鑒別考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因此在實驗復習時,應認真領會每個實驗的設計意圖,并總結實驗方法,做到能設計簡單的生物學實驗,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分析,包括判斷實驗結果和推導實驗結論等內容;能設計實驗方案。
四、研究易錯題,突破得分瓶頸
做錯的題中錯點必然是自己知識、思維、技巧等的盲點,研究錯題能更快地查漏補缺、更深刻地理清思路、更直接地提高技巧和克服過失。復習中應做好整理易錯題型和強化抗錯性訓練。
1.整理易錯題。首先認真收集錯題,建立錯題集。其次深入研究錯題,分析錯點,找準出錯的原因。
2.抗錯性訓練。錯題要反復看,它不遜于十倍的訓練。同時還要強化審題訓練,即針對自己的易錯題型專門訓練審題能力;也要強化變式訓練,易錯題的變式是考生再錯的陷阱,訓練過程中,要善于對題目的條件和要求進行變換,這樣不僅可以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還可以培養自己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
五、強化創新思維
創新的高考題看似常規簡單,其實入題容易得分難,失分往往是定式思維所致。要強化創新思維,除審題細致外,還應經常把典型試題進行改編,如試一試把條件改變、把提問改變會怎樣?把圖示改變又會怎樣?
六、關注生物科技發展、生產和生活實際
近幾年理綜高考的重要特點之一便是科技應用類試題比例不斷增大。高考生物試題是以現實生活中的有關理論和實際問題進行立意命題的,力求比較真實和全面地模擬現實。
復習時,要從各種媒體中獲取生命科學發展中的重大熱點問題,如人類基因組計劃、航天生物學、干細胞技術、艾滋病、非典型肺炎(SARS)、生態農業、禽流感及N1H1流感等與生命科學息息相關的問題,培養提取有效信息、編碼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學習規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48008.html
相關閱讀:新初三期中考試倒計時30天提分技巧
中學生考試心態調節:考場30秒快速心理調節活動法
高考文綜答題時間的分配和考試技巧
中高考飲食-考前飲食-考試食譜-中國教育在線
中考試題中常見的幾種成語誤用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