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做政治選擇題時,應具體分析這些“名人名言”,從而確定應選答案。
例:在2006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有一個特別的節目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湖南懷化學院經濟管理系學生洪戰輝帶著“撿來的妹妹”艱難求學的感人事跡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國家教育部于2005年12月16日發出《關于開展向洪戰輝同學學習的通知》。洪戰輝說:“一個人只要精神不倒,就沒有什么能難倒;只要脊梁不彎,就沒有杠不起的山。”從哲學的角度看,他的這句話說明( )
A、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B、只要有了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頑強的毅力,一切困難都可以解決
C、正確的思想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D、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辦成任何事情
分析:此選擇題的四個題肢中,C答案明顯錯誤。因為,無論什么樣的思想對事物的發展都不能起決定作用,都是第二位的。D答案也不能選,因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同時,還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取得成功。否則,主觀能動性無論發揮得再充分,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此題的關鍵是B答案應不應選。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推動促進作用。精神屬于意識。開發人的精神資源,調動人的精神能量,會有力地推動社會和的人的自身的進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頑強的毅力可以使人奮進,戰勝人生中的艱難險阻,實現人生價值。洪戰輝同學的不凡事跡和此處所說的話,也的確顯示出了精神的強大力量。因此,B答案的說法似乎是正確的,應該選。但是我們經過仔細思考后,就會認識到不能選B。理由有四:第一,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精神)的作用再大也是第二位的,對事物的變化發展不能起決定作用;第二,從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系來看,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是我們辦事情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頑強的毅力”作用無論如何大,如果沒有建立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那就“什么困難也難以解決”;第三,辦事情要取得成功,還必須具備一定的主、客觀條件,否則,“精神狀態”再良好,“毅力”再頑強,也不可能達到目的;第四,洪戰輝的這句話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從特定的角度(特別強調“精神&rdquo 時間管理;的作用)說的,我們不能對此吹毛求疵,認為有什么“錯誤”,但是,我們從準確理解哲學原理的方面來看,從B答案的表述來看,就只能排除B題肢的這種說法。A答案本身表述正確,同時又符合題目要求和題意,因此,此題正確答案為A。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88633.html
相關閱讀:中學生考試心態調節:考場30秒快速心理調節活動法
中考試題中常見的幾種成語誤用類型
高考文綜答題時間的分配和考試技巧
新初三期中考試倒計時30天提分技巧
中高考飲食-考前飲食-考試食譜-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