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驗活動中“親”與“被親”的快樂,樂意與同伴分享愛的情感。
2、運用己有經驗進行創編詩歌,并學會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詩歌內容。
3、感知理解詩歌,知道“親”代表的的是愛和關懷。
活動準備:
課件《我被親了好幾下》。
活動過程:
1、啟發幼兒回憶有誰親過自己,引出兒童詩《我被親了好幾下》。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你被誰親過?你親過誰?是怎么親的?你想親誰一下呢?
(2)教師嘗試“親”不同幼兒及不同地方,如:手、臉、耳朵等。
2、出示教學課件,學習兒童詩《我被親了好幾下》。
(1)談話引出活動中的兒童詩: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組畫面,請你們來看看上面都有誰,他們誰親了誰?
(2)出示教學課件,教師朗誦兒童詩,幼兒欣賞。
(3)根據畫面內容,教師提問:他們誰親誰了?
(4)再次欣賞,進一步理解詩歌。(在朗誦的過程中,可采取等待、留空的方式讓幼兒參與進來。)
3、幫助幼兒感知并理解“親”的含義。
(1)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討論:他們都在“親”,那么“親”是什么意思呢?
(2)教師小結:“親”代表誰和誰碰了一下,還代表愛和關懷。
4、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表演詩歌并感受“親一親”的樂趣。
(1)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欣賞詩歌。
(2)教師:詩歌好聽嗎?你喜歡哪句?為什么?(請幼兒用動作表達出來,感受“親”的樂趣)
5、遷移經驗,啟發幼兒展開想象進行創編。
(1)教師提問:還可以誰親誰?(提醒幼兒用詩歌里的話說)如:我想親XXX的耳朵(臉)一下。
(2)幼兒討論:除了人與人之間會親,還有什么之間會親呢?請你和旁邊的好伙伴說一說。
(3)請個別幼兒嘗試創編詩歌,自由結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115057.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大班古詩教案:楓橋夜泊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皮鞋車
大班語言活動:故事《金雞冠的公雞》
大班語言教案:烏鴉的窩
大班語言教案: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