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擬聲詞“撲通”。
2、愿意安靜的傾聽故事。
活動準備:青蛙、烏龜、鴨子圖卡;小河(箱子);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箱小河,小青蛙,引出故事主題。
師:(出示紙箱小河)“呱呱呱”今天的天氣真好,有一個小動物來到了小河邊。它想在小河里游個泳,“呱呱呱”,你們知道它是誰么?
幼:小青蛙(集體回答)
二、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分段講述(邊操作動物圖卡邊講解)
——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撲通”一聲跳下水。
提問:小青蛙呢?跳下去的時候發出了一個什么聲音?(動作表現)
——一只小鴨子,嘎嘎嘎,嘎嘎嘎,“撲通”一聲跳下水。
提問: “嘎嘎嘎”,誰來了?小鴨子呢?跳下水的時候發出了一個什么聲音?
——一只小烏龜,爬爬爬,爬爬爬,“撲通”一聲跳下水。
提問:小烏龜呢?跳下水時發出了一個什么聲音?
2、出示故事掛圖,完整講述。
——依次出示故事掛圖,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撲通”。
故事里面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呢?
——幼兒回憶故事內容,學習動物動作,嘗試表演。
三、表演游戲。
集體起立,跟隨老師一起模仿表演故事,游戲出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118337.html
相關閱讀:托班語言《大聲回答“哎”》教案與反思
托班語言教案:《小司機》
幼兒園托班語言教案:小雞做客-
托班語言活動《開火車》
托班語言活動設計: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