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班舞獅活動:獅子滾繡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班半日活動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班舞獅活動:獅子滾繡球
活動設計背景
《獅子滾繡球》是我國壯族的民間童謠,它選取了生活中過節常見的舞獅活動,表現了過節的喜慶氣氛,童謠里描述出了舞獅子的一些列動作:搖、擺、伸、踢、蹦、轉、滾,使幼兒更能理解舞獅子。通過學習《獅子滾繡球》讓幼兒體會慶祝節日舞獅子帶來的喜慶氣氛。

活動目標

1、學習童謠《獅子滾繡球》,啟發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

2、了解舞獅子是壯家人的一種慶祝節日的習俗。

3、感受舞獅子喜慶氣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念童謠《獅子滾繡球》

難點:用動作表現童謠內容

活動準備

舞獅子頭飾、繡球、舞獅子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欣賞獅子滾繡球表演

1、教師播放舞獅子音樂。

師:咦,怎么會有音樂聲?發生了什么事?

2、幼兒觀看舞獅子表演。

3、師:剛才他們表演得好嗎?他們表演的是什么?

二、介紹舞獅子是壯家人的習俗

1、師:你們平時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時候看到過舞獅子的呢?

2、師:人們為什么會在那個時候舞獅子呢?

3、師:你們看到舞獅子的時候心情感到怎么樣?

4、小結:平時啊,我們看到舞獅子心情就會喜悅、高興。舞獅子是我們壯族人民用來慶祝節日、喜事,以表達一種喜慶的氣氛。它象征著吉祥,是一種吉祥物,人們都希望舞獅子后能給大家帶來好運。

三、學念童謠《獅子滾繡球》

1、師:剛才看了舞獅子表演,你們說說他們是怎么舞獅子的?你來做做這個動作。

2、師:小朋友都說得很好,獅子滾繡球,搖搖頭,擺擺尾,又伸胳膊,又踢腿。獅子還會怎么樣?蹦蹦高,轉轉圈,獅子滾繡球,玩得真快活。

3、教師朗誦童謠《獅子滾繡球》。

4、幼兒跟老師學念童謠。

5、根據童謠內容,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四、游戲:獅子滾繡球

引導幼兒在舞獅子音樂中邊念童謠邊做動作。

五、活動結束

幼兒跟著音樂邊念童謠邊自由做動作跟著教師一起走出教室。

附:童謠《獅子滾繡球》

搖搖頭,擺擺尾,

又伸胳膊,又踢腿。

蹦蹦跳,轉轉圈,

獅子滾繡球,

玩得真快活。

教學反思

在活動的開頭我讓幼兒觀看了舞獅子表演,從舞獅子出現的時候,幼兒就已經很興奮,對舞獅子很感興趣,感受到了舞獅子喜慶的氣氛;卮饐栴}也很積極,跟教師配合得比較好,對舞獅子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學習童謠《獅子滾繡球》時,我只教幼兒念了2遍童謠,我過于重點讓幼兒創編舞獅子的動作,沒突出重點,應讓幼兒多學習念童謠。整個活動富有趣味性、活動性,幼兒在課堂上又玩又說,較好地完成了預想的活動目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37974.html

相關閱讀:中班探究活動:井水從哪里來
中班活動教案:寶寶長大了
中班律動活動:小老鼠和泡泡糖
中班科技小制作活動《有趣的野炊鍋》
中班活動:小鳥練本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