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在剪紙裝飾圓形物品時,總是用剪完后再貼的方法,我一直在尋找辦法,讓孩子們有所創新,于是我想到了《好餓的毛毛蟲》的故事,通過故事,引導孩子們先剪被毛毛蟲吃過的水果,從而探索出折紙剪出小洞洞的方法,并嘗試用這種方法裝飾人臉。好多孩子再剪被毛毛蟲吃過的水果時已經掌握了折紙剪的方法。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剪刀嘗試用樓空間的方法表現臉部。
2培養幼兒安全使用剪刀,碎紙不亂放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1各種顏色的彩紙、剪刀、膠棒
2各種顏色的圓形的人臉。
活動形式:小組區域活動
活動過程:
在這次活動之前,我們剪被毛毛蟲吃過的水果時,我已經注意引導孩子,看剪過的水果的洞洞像什么,孩子們說像眼睛。這次活動開始了,我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張圓圓的臉,問:“臉上應該有什么?”孩子們說:“有眼睛、耳朵、鼻子、嘴、、、、、、。”那我們就把這些東西填上去,那我們怎樣做眼睛呢?剪一個圓圓的紙貼上去,不用貼的方法還可以怎么做?孩子們都不出聲,我提示:那我們能不能直接在臉上直接剪出眼睛呢?這時,xx:“能”。于是,我讓他們自己剪,愿意用哪種方法做就用哪種方法做。結果,兩種不同的臉出現了,一種臉是剪出的眼睛,一種臉是貼上去的眼睛。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于折紙剪的這種方法很感興趣,把紙一折,一剪下去,打開就會出現一個小洞洞,他們可愛玩了。但對于用這種方法來進行剪紙創作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次剪紙裝飾臉,只有少數孩子運用了這種方法,而且只是用來裝飾眼睛(因為老師只提示裝飾眼睛用這種方法),其實臉上的其他部位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裝飾,但那需要老師的引導和孩子們不斷的探索,這也就是我們剪紙活動不是培養剪紙藝術家,而是運用剪紙這個載體,來培養孩子一種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45408.html
相關閱讀:中班手工教案:香噴噴的月餅
大班手工:怎樣制作小蟲子
小班手工制作 小火車
中班泥工制作教案:好吃的餃子粑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裝飾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