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阿嚏
設計思路:
中班的孩子已能運用圖形組合來表現不同物體的主要特征,但是會存在一定的模式化特征,如:孩子在畫“人”時,一般都是“圓形的腦袋+橢圓形的身體+長方形的手腳”,比較呆板劃一。因此,我以故事情節為主線,依次呈現的四種動物造型,恰好可以巧妙地讓孩子嘗試運用圓形、半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四種常見圖形,來進行組合創作。幫助孩子建立靈活多變的思維模式。
本次活動以故事情境貫穿于整個活動,教師則采用邊故事邊畫畫、邊畫邊擦的形式,從一定程度上能培養幼兒的有意記憶力。以連續不斷地呈現“特殊”的造型,又連續不斷地“消失”,之后“動物們因一個又一個的‘阿嚏’而逃出生天”的游戲場景;讓孩子在動手創作中,充分體驗繪本故事中趣味性情節的幽默意境。
活動目標:
1、運用不同的圖形表現動物的基本特征,增強有意記憶能力。
2、發現故事不斷循環的線索,感受故事情境的幽默。
活動準備:
森林背景圖、黑色蠟筆、繪畫紙、小牙刷、顏料(紅、橙、檸檬黃、土黃)、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經驗重現,引起興趣
1、說說各自會畫的圖形,激發游戲興趣。
師: 小朋友們,你們會不會畫圖形呀?簡單的圖形我肯定不問你們,半圓形、菱形都會畫嗎?你還會什么更有難度的圖形呢?(愛心、五角星)
2、過渡語:哎喲,你們真厲害。會的東西可真多。今天 ,我也來畫圖形,看看你們會不會!
二、聽故事,把握特征
1、“有一只蜘蛛正吊在樹枝上蕩秋千”:說一說蜘蛛有幾個圓形組成?
小結:原來,四個大小不一樣的的圓形組成起來可以變成一只圓圓的小蜘蛛。我給它取個名字叫做圓圓蜘蛛。
2、“圓圓蜘蛛正蕩得開心的時候,突然,一只公雞跳起來。‘啊嗚’一口吞下了蜘蛛。(教師擦去蜘蛛,表示被公雞吃掉。)尋找公雞組合中的半圓形。
(教師擦去蜘蛛,表示被公雞吃掉了。)
小結:是呀,大小不一樣、長短不一樣、方向不一樣的半圓形能組成一只神氣的大公雞。真有趣。
我也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半圓公雞。
3、“半圓公雞吃了圓圓蜘蛛很得意,正站在草垛上唱歌,突然,一只狐貍撲過來!琛豢谕滔铝斯u”:尋找狐貍組合中的三角形。(教師擦去公雞,表示被狐貍吃掉。)
小結:三角狐貍身上的三角形真的很狡猾,每個角和每條線都有它特定的秘密,千萬不能弄錯了。
過渡語:哎喲,三角狐貍最喜歡吃雞了,吃完公雞后,它覺得口渴了。
4、“一只狐貍正在湖邊喝水,突然一只獅子竄出來,‘啊嗚’一口吞下了狐貍!睂ふ要{子組合中的方形。
小結:哦。真的。方形獅王除了是用方形組成的,它的威武還表現在一些細小的地方。獅王威武的毛、鋒利的爪子,方形的肉球缺一不可哦!
5、方形獅王正在灌叢中撒尿,突然,一只怪獸沖過來,‘啊嗚’一口吞下了方形獅王。
三、跟著故事畫動物
1、教師講述故事內容,幼兒根據故事內容作畫。
(1)過渡語:故事到了這里,還只是一半。接下來,這四只動物會怎么樣呢?還能不能獲救呢?這需要我們小朋友來幫忙。豎起你的小耳朵聽好哦。
要求:
l如果這四只小動物有被救的機會,就請你在畫紙上把它的樣子快快地畫下來。那么你就把它救起來了。
l為了讓小動物能順利逃脫,請用你最快的速度去救小動物。(提問:用什么方法救?畫下來)
l救小動物的時候,別救錯了,一定要把它的特征畫出來。
(2)重點指導與觀察:跟著故事內容不亂畫,關注噴出來的動物特征不遺漏。
l怪獸飽餐一頓后,就躺在太陽底下休息,一條毛毛蟲爬過來,鉆進他的鼻子,突然——“阿嚏”怪獸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把獅子噴了出來。
l方形獅子繼續去小便,咦,鼻子好癢呀,“啊……啊嚏”,把狐貍噴了出來。
l狐貍怎么沒腿啦?那它怎么逃?快幫它畫上去。你們說,狐貍出來了,它去干嘛了呀?(喝水)
l是呀,狐貍走到河邊去喝水,鼻子一癢,把誰噴出來啦?(公雞)
l公雞正高興地唱著歌,唱著唱著,“阿……阿嚏”一個大大的噴嚏又把誰噴了出來?(蜘蛛)
指導語:蜘蛛接下來會做什么事情呢?(蕩秋千)
2、為作品涂色:
師:這些動物們因為剛才被吃掉了,所以現在身上粘粘的很不舒服,衣服都不漂亮了。它們想洗個澡,恢復以前漂亮的樣子。我們來幫助它們好嗎?
要求:
(1)用五分鐘的時間去洗澡,然后馬上要回到森林里去的。(提醒:要記得一定要快點洗哦,四個動物慢慢洗一定會被怪獸發現的。)
(2)牙刷浸浸濕,靠邊停一停。不要發大水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60251.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設計:我的好朋友
中班美術教案:葉子魚
中班藝術活動:有趣的奪球游戲
中班美術:葉子漂流記(公開課)
中班美術教案: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