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科學《我和關節做游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科學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大班科學《我和關節做游戲》

活動背景: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非常感興趣,如:他們會對著鏡子“咬牙切齒”,按著鼻子把自己變成“豬八戒”等等,他們這種無意識的探索活動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針對幼兒這一特點,我設計了孩子們熟悉而又“陌生”的探索學習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進一步認識自己,培養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
幼兒進入大班,運動能力不斷增強,動作更趨靈活,但對身體關節的作用及保護方法了解很少,容易造成運動中關節拉傷、摔傷和碰傷。由此,通過有趣的關節游戲、關節表演等內容,使幼兒知道關節對人體活動的作用,學會在運動中保護關節的方法。
活動實錄:
一、活動目標:
1.了解人體主要關節的名稱,感知關節與人體活動的關系。
2.引發幼兒對人體的好奇心,發展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體驗運動的快樂。
3.初步懂得保護關節的重要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各種運動器械(圈、跳跳球、啞鈴、皮球、沙包、拉力器、毽子、皮球、高蹺等),音樂磁帶、課件一套活動,木偶娃娃
三、活動過程:
(一)利用多媒體幫助幼兒初步認識關節
1.游戲“高矮人”引發幼兒探索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高矮人的游戲吧,瞧!矮人來了,高人來了,變矮了,變高了,變矮了,變高了,一起學學矮人走路,高人走路……
(評析:這個環節以游戲的形式導入,通過身體的變化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和探索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探索,發現關節,尋找關節,并了解其作用
(1)結合課件和道具木偶,引導幼兒發現關節
師:咦?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為什么能變高變矮呢?手和腳怎么會動的?是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使他們動起來的呀?(引導幼兒探索)
幼A:腳和手會這樣彎起來。
幼B:膝蓋這里可以動……
師:(課件演示)我們一起問一下智慧樹吧!
小結:原來,骨頭和骨頭連接的地方有關節,我們能這么靈活的運動都是關節在幫忙。
師:(出示木偶)這里有兩個木偶娃娃,看看他們有什么不同?
幼A:一個娃娃哪個頭、腳都能動的。
幼B:那個不會動的娃娃肯定沒有關節……
師:這個娃娃身體個部位有關節所以頭、手腳才能動。
(評析:“關節”一詞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陌生且抽象的概念,這一環節運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使幼兒初步理解了什么是“關節”, 并在可運動木偶和不能運動木偶的對比中充分感受了關節的存在。)
(2) 幼兒結合關節圖,分組尋找各關節
師:我們身體里面有許多關節,小朋友試著找一找,我們的身體哪里能動,哪些地方藏著關節?(引導幼兒尋找身體的關節,如腕關節、肘關節、足關節、膝關節等)
(3)集體交流尋找發現的結果(幼兒每說出一處,教師就在電腦上點擊出關節的名稱)
師:你們都找到關節了嗎?誰來告訴大家它在什么地方?
幼:我的脖子能動。
師:你找到的這個關節叫什么名字呢?(點擊課件:我是頸關節,我能使頭靈活的運動)
師:這是頸關節,我們一起擺一擺,轉一轉。
師:還有哪個小朋友發現其他地方有關節呢?
幼:……
(評析:此環節是重點,幼兒自主地探索身體的奧秘,他們發現自己的身體很多地方能動,興奮不已,紛紛愿意介紹自己的發現,我就根據幼兒的發現在電腦上點擊出相應的關節,在動畫的演示和解說下幼兒很快了解各關節的名稱,也為下面的游戲做了充分的準備。)
(二)通過游戲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關節
1.游戲:機器人(幼兒聽口令分別活動各關節,老師說某關節的名稱,幼兒動動該關節)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學機器人,機器人聽口令了,動動腕關節、肘關節、足關節、膝關節……
(評析:此環節通過游戲“機器人”幫助幼兒熟悉各關節的名稱及其位置。剛開始幼兒對各關節的位置不熟悉,不確定該活動哪個部位,需要教師的指導,經過多次練習后他們能很快的分辨出各關節,以機器人的身份認真的執行每個指令。)
2.游戲:玩具總動員
師:這里有各種玩具,大家想不想玩?不過,玩的時候,請你感覺一下你身體的哪個地方動起來了?是哪些關節在幫忙?好!玩具總動員開始,(幼兒自由活動)
師:你剛才玩了什么?最主要是哪些關節在幫忙?(請幼兒介紹)
幼:我在排皮球,是我的肩關節,碗關節,肘關節在幫忙……
(評析:這個環節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掌握和運用關節。幼兒有的在拍皮球,有的跳繩,有的拍鈴鼓……玩的十分開心,在介紹時,可請幼兒自己介紹,或讓同伴觀察并進行模仿,此活動還讓幼兒意識到關節的重要性,)
(三)保護關節
1.我們的關節本領大
師:剛才小朋友玩的開心嗎?想想我們的身體能不能沒有關節?為什么?
小結:無論我們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關節的幫助,如果沒有關節,我們就沒法活動。
2.幼兒觀看他們的生活游戲錄像(推、拉、拽等現象)
師:這些現象會使小朋友怎樣呢?容易發生什么問題?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關節?
幼A:他們不好好走路,在推。
幼B:他們跑的太快撞在一起了,摔到地上了……
小結:活動時注意不硬拉、拽同伴的胳膊,不推撞同伴;體育活動中注意互相躲閃避免摔傷;跳躍或提拿重物時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關節,不使關節拉傷或扭傷。天冷時要注意關節的保暖,關節很重要,所以我們要保護好關節。
(評析:此環節激發幼兒保護關節的愿望,觀看錄象討論,交流中幼兒已有經驗得到互補、相互啟發,幫助幼兒提升保護關節的經驗,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自我保護意識。)
(四)韻律活動:關節操
師:來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做關節操。(幼兒隨著音樂活動各關節)
師:轉轉頸關節,伸伸肩節,擺擺肘關節,繞繞腕關節,動動指關節,扭扭髖關節,彎彎膝關節,蹺蹺足關節……
(評析:以舞蹈的形式表達和體驗著關節的作用和帶給自己的快樂,使幼兒的身心同時獲得滿足)
活動分析:
本次活動我力求為幼兒提供一個寬松、和諧、有利于幼兒活動與表現的良好環境和機會,并利用現代化教具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探索求知欲望,讓幼兒通過自身的實踐,積極主動的去發現問題,獲得有關身體關節的經驗。
結合新《綱要》,我認為在活動中首先是科學活動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傳遞,而是將游戲、藝術等自然地融入活動中,使幼兒在輕松、活潑的環境中將所建構的知識在實踐中得以運用和鞏固,并在活動中體驗快樂。其次,它的選材又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及時地將幼兒在生活中產生和發現的問題納入活動中來,把學習和他們的真實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體現了生活化的思想。同時,活動至始至終都貫穿幼兒的主動參與,老師是幼兒的引導者合作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60415.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轉動”
大班科學教案:我們身邊的手機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蠟染花布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向下落的物體
認識和辨別形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