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聽覺及節奏感;
2.練習兩聲部朗誦,做到協調、合拍;
3.對兩聲部朗誦形式感興趣。
活動過程:
。ㄒ唬┮杂螒颉堵牭脺首龅膶Α愤M入活動,引發幼兒對節奏的興趣
教師分別拍出節奏型|×××|和|×××××××|,請幼兒傾聽模仿
。ǘ⿲W習朗誦二聲部兒歌
1.兩位教師示范朗誦二聲部兒歌,引起幼兒興趣
2.幼兒學習一個聲部的朗誦
3.引導幼兒發現二聲部與一聲部的不同,并發現第二聲部進入的規律(即每一句最后一個字時,第二聲部同時進入)
師:兩個老師是怎樣說兒歌的?我們說的一樣嗎?
幼:一個老師先說,一個老師后說
師:先說的老師說到什么地方,后說的老師才開始說的?
幼:*王老師說完紅的紅,石老師就開始說
*王老師說到紅的紅的紅字的時候,石老師就說了
……
4.教師肯定幼兒的回答并再次示范
師:除了分先后,兩個老師還有哪不一樣?
幼:王老師說得慢,石老師說得快
請此幼兒模仿兩者快慢的節奏
5.請幼兒跟隨教師進行二聲部朗誦
6.幼兒熟悉規律后,將其分成兩組,進行二聲部朗誦表演
效果分析:
音樂節奏的主要來源之一是人類的語言,語言本身含有豐富、生動、微妙的節奏。因此,孩子雖是初次接觸二聲部兒歌,但是在學習中并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很快便掌握了。除組織語言節奏活動外,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都可以進行節奏培養,如將過渡環節中孩子熟悉并無一定韻律的手指游戲兒歌以多種節奏出現,如《鉤手指》:|一鉤金,二鉤銀|或者|一鉤金,二鉤銀|還可以|一鉤金,二鉤銀|。這樣,除了活動了手指的小肌肉還感受了多種的節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72160.html
相關閱讀:大班兒歌活動:小花布變變變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建筑回旋曲
大班音樂欣賞《加速度圓舞曲》
大班音樂欣賞《賽馬》
大班音樂《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