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動物的不同叫聲、動作及知道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2、喜歡運用有節奏的語言表現小動物的叫聲和食物。
活動準備:
1、小貓、小雞、小鴨、小山羊、小狗等幼兒較熟悉的動物圖片。其它幼兒較熟悉的動物圖片(牛、猴子、兔子等)
2、鈴鼓、不透明的口袋一個、森林的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森林里來了幾位小客人,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歡迎它 們來做客吧。
師:你們看是誰來了?(老師拿出小雞圖片。)
師:原來是我們的小雞朋友。
二、新授:
1、師:那小雞是怎樣叫的��?(引導幼兒說出"嘰嘰嘰")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小小雞,嘰嘰嘰。
師:小雞喜歡吃什么東西?(引導幼兒說出小雞喜歡吃的東西,小蟲。)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吃什么,吃小蟲。
幼兒和老師一起走,捉蟲子吃;老師敲鈴鼓,有節奏的說:"小小雞,嘰 嘰嘰,吃什么,吃小蟲";將小蟲的圖片貼在小雞的旁邊。
(以同樣的方法,老師拿出不同的小動物圖片, 和幼兒一起模仿動物叫,并運用有節奏的語言進行表述。)
2、游戲:請小動物出來玩。
(1)摸口袋:
老師把小動物圖片放在口袋里,請幼兒來摸動物,拿出后,老師根據圖上的動物問話,幼兒集體回答。
(摸出一個小動物,教師提問怎樣來表述這只小動物,用剛才學到的那句句來話說。)
(2)小動物出來玩:
請幼兒自己選一種動物的圖片,聽動物的叫聲,出來找喜歡的食物吃,并運用兒歌的有節奏的語言描述。(例如:手里拿小雞和小蟲子的小朋友走到一起,然后小朋友一起把小雞的這句話說說。)
3、將幼兒的話編成兒歌。
師:今天,你們都會說什么動物吃什么了,老師把你們說的話變成了一首兒歌,你們聽:
小鴨子,嘎嘎嘎,吃什么,吃蚯蚓;
小小雞,嘰嘰嘰,吃什么,吃小蟲;
小花貓,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魚;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狗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頭。
4、集體來說兒歌
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新的兒歌,回家給我們的爸爸媽 媽說說看,還有很多的小動物是怎么叫的,吃什么東西的,明天來告訴老師好不好?
反思:
1、引導幼兒將動物的動作加進兒歌中去,例如:“小白兔,蹦蹦跳,吃什么,吃白菜”。
2、為了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節奏,在表演區為幼兒提供表現動物叫聲節奏圖,動物歌曲錄音帶,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節奏方式表現動物的動作、叫聲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85201.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有趣的圖形》課后反思
小班一課三研《乘車》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樹葉鳥》反思
小班社會教案:《愛護花草》附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