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班綜合:甜蜜糖果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小班其他活動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小班綜合:甜蜜糖果屋

教材分析:
《綱要》指出:“教育來源于生活,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探索對象!碧枪切“嗪⒆拥淖類,也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經常吃到的食品,F在的糖果包裝精美,孩子們喜歡看喜歡吃,并對各種糖果的形狀、味道等充滿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因此,其素材非常適合小班年齡特點。結合小班綜合活動課程用書中“我喜歡”的主題,我設計了《甜蜜糖果屋》活動,以‘糖果’為線索,注重以感知入手,從易到難,將猜糖果、抓糖果、嘗糖果有機銜接,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貫穿全部過程。

活動目標及分析:
小班隨著動作能力的發展,認知范圍逐步擴大,思維方式也帶有明顯的直覺行動性,常常邊做邊想,或先做后想。語言上表達緊張,說話不連貫。針對這些年齡特點以及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考慮到符合孩子的發展需要,因而我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以孩子為主體,分別從認知、技能、情感方面入手,制定出三點教學目標,以此來擴展我班孩子的知識和經驗,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語言水平,以及觀察比較簡單事物的能力。
目標如下:
1.通過猜一猜,抓一抓,嘗一嘗的游戲,體驗 感知糖果的不同(數量,形狀,軟硬,味道等)
2.發展觀察比較簡單事物的能力
3.愿意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與感知

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得以順利的開展和實施,我在活動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經驗準備:活動前期已進行過問卷調查;幼兒有操作記錄單的經驗;
物質準備:情境布置“甜蜜糖果屋”;各種糖果若干(形狀、顏色不同的糖等);黃色瓶兩個; 透明糖果罐若干;糖果帖紙;幼兒操作卡;大記錄表一張;姜糖、跳跳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引起幼兒的回憶體驗:
師:“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兔媽媽。這是我開的小店。你們知道我的小店是賣什么的嗎?”
(師扮兔媽媽提問,幼兒答)
師:“你們喜歡吃糖嗎?你們吃過什么糖?最喜歡吃什么糖?”(調動幼兒經驗,引起幼兒興趣)

二. 操作,游戲
(一)猜糖果
1、出示一糖罐,里面放置各種形狀的糖果。
師:“兔媽媽店里有很多小朋友愛吃的糖果,你們猜猜看糖紙里藏著什么形狀的糖果?”
教師依次取出糖罐里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形狀的糖果。(幼兒猜測后撥糖紙驗證)
師小結:糖果是有各種形狀的,圓形方形……
2、出示兩個黃色瓶罐,猜測糖的多與少(棉花糖許多,硬糖4顆)
師:“現在兔媽媽手上有兩個瓶子,里面裝了糖。你們猜猜哪個糖多哪個糖少?”
(師靠近幼兒搖瓶,多搖幾遍,嘴里關照‘仔細聽’)
幼兒猜測后打開瓶罐驗證,比一比哪個罐里的糖多,糖少。
師:“明明這個罐子里轟隆隆的,怎么這個少,那個多呢?”(引導幼兒思考糖果的軟硬差異)
師小結:原來啊,軟的糖果發出的聲音輕,硬硬的糖果發出的聲音響。
(二)抓糖果
1、教師出示透明糖罐,交代游戲規則。
師:“兔媽媽想和貝貝班的小朋友玩個游戲,用你們的小手來抓一抓糖果,數一數糖果,看誰抓的多!
游戲規則:“玩的時候每個小朋友只能用一只手抓一次糖果,數數抓了幾顆,就在紙條上貼幾個糖果貼紙”
2、幼兒分組游戲,抓數自己的糖果并記錄。
師巡回指導,重點:一是否每個幼兒都在數,
二數的對嗎?會說總數嗎?
3、師出示大記錄表做簡單介紹,收集幼兒記錄單對應統計,統計最多的與最少的。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抓糖的過程。
問題提示:(1)“剛剛小朋友真能干,有的小朋友抓了很多糖,下面猜猜兔媽媽抓糖能抓幾顆?”(幼兒猜)
“為什么我抓的可能多?”
(2)老師用大手演示抓糖過程,引發幼兒思考。
“為什么兔媽媽的大手抓的糖果少呢?”幼兒討論,教師嘗試。
(手掌抓,手指抓)
(3)教師小結:抓的方法不一樣,抓到的糖果也會不一樣多。
5.幼兒第二次抓糖,觀察比較不同的抓握方法。
(三)嘗糖果
1. 嘗“姜糖”
(1)、兔媽媽請客幼兒品嘗姜糖
師:“這種糖吃在嘴里什么感覺?”
(幼兒大膽說出感受)
(2)、師:“平時我們吃的糖都是甜甜的,這種糖辣辣的,它的名字叫“生姜糖”(簡單介紹姜糖)
2. 嘗“跳跳糖”
(1)、要求幼兒閉眼張嘴嘗,說感受。
(2)、師:“原來有這么有趣的一種糖,吃在嘴里還會跳舞呢,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三.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吃糖時別忘了保護牙齒。

活動反思:
小班第一學期,孩子們剛剛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不久,他們在集體活動中注意力不易持久,容易分散,對新奇的事物、新異的活動方式有較強的好奇心。因而,在活動前期,我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到許多各式各樣的糖果、糖果罐,并為活動做了許多材料準備(布置情境糖果屋,制作記錄表,幼兒操作卡等)。此外,我還發放了《我喜歡的糖果》調查表,班級幼兒人手一份,通過收集整理,了解了孩子們對糖果的認知水平,為活動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活動中,我選擇了利用游戲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我通過游戲法、引導發現法、直觀法、操作法、記錄法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能主動進行學習。《綱要》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在做的過程中感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因此,活動中孩子們首先通過感知,熟悉,提問,回憶來明晰對糖果的認識,并根據活動提出新的疑問(糖果還有什么形狀?),充分運用已有經驗作出猜想和假設,在帶著問題通過親手做來驗證自己的想法(自己選一顆糖,撥開糖紙看),依據觀察到的事實锝出自己的結論,這一點上真正體現了幼兒主體性原則。
開始部分以情境“兔媽媽的糖果店開業”導入,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都很樂意的說出自己曾經吃過的糖果以及最喜歡吃的糖果,勾起他們的回憶體驗,從這個環節看,班級幼兒對糖果的認知非常豐富。由此可見,活動前期的物質準備和經驗準備相當重要,能提高孩子們的參與程度。
基本部分以“猜糖果”“抓糖果”“嘗糖果”一系列的游戲情景串聯教學過程,很好的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猜糖果”的環節中,通過‘猜’→‘驗證’,孩子們不僅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對糖果的形狀、軟硬也獲得了新的認識!白ヌ枪杯h節中,每個孩子都躍躍欲試,他們能根據要求(一手抓一次)進行游戲,將抓握糖果的數量進行記錄時,孩子們非常開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皣L糖果”中,幼兒吃到姜糖后都能吃出辣味,大部分孩子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當要求孩子們閉眼品嘗跳跳糖時,更為活動尾聲增加了一種神秘感,孩子們邊玩邊吃,樂趣無窮。
總的來說,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活動環節激發了幼兒從猜想中發展合理想象及語言能力;從抓握中尋找發法,發展思維;從品嘗中體驗快樂。整節活動教師輕松,孩子喜歡。這給了我一個啟發:小班孩子的活動設計和孩子的生活越貼近越容易吸引孩子積極主動的學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323766.html

相關閱讀:其他活動:急摸十位
小雞和小鴨
小班故事教案 調皮的魔毯
小班綜合教案:上下樓梯
其他教案:巴掌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