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讓幼兒簡單了解什么是胳膊脫臼,如果脫臼了不害怕,能配合大人處理和治療。
2、知道怎樣避免外傷發生。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骨頭跑出骨窩窩》。
2、幼兒用書第26~29頁。
活動過程
1、講故事《蕭蕭的胳膊怎么了》,引導幼兒簡單了解什么是胳膊脫臼。
(1)根據故事內容提問:蕭蕭的胳膊怎么了?胳膊為什么脫臼了?脫臼后,蕭蕭怎么樣了?又是怎么處理的?
(2)教師講述什么是胳膊脫臼。
小結:我們的肩膀、手肘、手腕、膝蓋、腳裸這些地方的兩根骨頭的連接處,叫做關節。兩根骨頭在這里緊緊咬合在一起,安穩的睡在關節囊里。但是,有時我們用力拉拽或嚴重扭傷,骨頭就會跑出這安穩的骨窩窩,讓我們疼得動不了,這就叫關節脫臼。
2、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或閱讀幼兒用書第26~27頁《骨頭跑出骨窩窩》,了解脫臼了應該怎樣做。
(1)請幼兒觀察后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做的?
(2)請幼兒說一說,如果胳膊脫臼了,應該怎樣做。
小結:胳膊脫臼是一種很平常的傷,發生胳膊脫臼了,胳膊會很疼,但不要緊張,不要哭,應該配合大人處理治療。可用大圍巾把手臂吊在脖子上固定,盡快到醫院治療。如果脫臼比較嚴重,即使關節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受傷的韌帶或周圍的組織也還是需要治療,幾個星期都不可劇烈活動關節。
3、教育幼兒如何預防胳膊脫臼。
(1)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如何預防胳膊脫臼?
(2)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時還會發生其他扭傷(如崴腳),應該如何預防?
小結:小朋友在活動時不要猛跑、猛拉。在上下臺階時不要跑跳,走路時不要用腳踢障礙物。在戶外玩大型玩具時,不要從高處往下蹦跳,一般不要拽著單、雙杠等器械打提溜等。
4、組織幼兒完成幼兒用書第28~29頁“奪紅旗”的游戲,鞏固本次活動內容。
請小朋友看看圖中插畫的內容,說一說圖中哪些小朋友做的不對,這樣做會有哪些危險?并按規則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看誰先奪得紅旗。
活動延伸
生活中,成人要注意監管好幼兒,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同時鼓勵幼兒如發現同伴在玩耍是有危險動作,一定要及時告訴大人。
淺談健康教育活動的兩個主要規律
社會健康活動《快樂的小公主》活動說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53274.html
相關閱讀:幫助小白兔
大班健康系列活動教案:《胖國王和瘦皇后》
健康教案:黃豆爺爺找寶寶
心理健康活動教育設計起床嘍
健康活動設計《好玩的抱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