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反思:
在周三上午,我按照計劃順利地開展了半日活動的展示,總體來說整個半日活動過程還是比較流暢和順利的,對于互動中幼兒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反應,我都能夠及時、有效地作出回應。如:師幼的互動較好、班級常規有序、各環節銜接自然、幼兒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高漲。但是,在看到優點的同時,也發現存在的不足和缺點,如:在藝術活動《蝸牛的一家》的導入環節中,我給幼兒出示的范例蝸牛圖,背景圖有點亮,以此影響了幼兒對主體物的觀察,在提供的范例上,沒有把握好。其次,在戶外體育活動的環節中,對于幼兒的活動量、技能技巧的提高、活動器械的投放和活動場地的安排等,考慮的還不夠細致。
三、思考與提升:
在新《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我認為只有“從孩子的需要入手”,才能把“孩子是活動的主體”這句話落實到實處。從我本次的半日活動展示中,我抓住了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動手能力的發展,在教學的重難點的突破上,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手工特長優勢和多年來的手工教學經驗,以形象直觀的圖示法,幫助幼兒掌握撕螺旋線的方法。整個活動我始終以自身的情感、語言眼神等提示和感染幼兒,讓幼兒在整個半日活動中“玩中學、學中玩”。教學的形式比較符合幼兒實際情況和現有水平,讓幼兒說一說、撕一撕,畫一畫中,使幼兒的情感、興趣得到了滿足,只有那些“跳一跳能夠到”的內容,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半日活動顯的更加的有效。
總之,一個成功的半日活動,離不開教師對每個環節精心的設計與考慮,教師平時要多善于觀察、多思考、多去了解幼兒,時刻做一個有心人,使幼兒在獲得經驗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和行為規范。一個孩子就像一把鎖,只有教師能用愛心、細心、恒心去認認真尋找,一定會找到開啟這把鎖的鑰匙。實踐證明,教師只有將新《綱要》的精神切實地貫徹到自己的實踐工作當中去,真正地尊重幼兒的發展,注重教學的過程,才能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幼兒園中班家長開放日活動流程
期中半日活動計劃??先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59187.html
相關閱讀:中班活動:小鳥練本領
中班律動活動:小老鼠和泡泡糖
中班活動教案:寶寶長大了
中班科技小制作活動《有趣的野炊鍋》
中班探究活動:井水從哪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