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環保:樂音和噪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社會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目的:
1. 讓幼兒感受噪音和樂音的區別,知道噪音的危害。
2. 培養幼兒的吸覺感受能力及比較能力。
3. 激發幼兒創造寧靜環境的愿望,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準備:
1. 錄有樂音和澡音帶,如優美的舞蹈音樂和打擊樂聲、動聽的歌聲、門鈴聲、溪水流淌聲、鳥叫聲以及槍炮聲、鞭炮聲、電鉆聲、市場叫賣聲、苛亂的樂器合奏聲等(部分聲音選自北京師范大學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音帶《奇妙的聲音》)。
2. 幼兒繪畫用的紙、水彩筆以及制作“安靜”標志的“靜”字(電腦割字)、剪刀、圓形卡片、小木棍、長方形卡紙等工具和材料。
過程:
一、 感知噪音和樂音
1. 幼兒隨著優美的音樂做動作,突然錄音機里傳出刺耳的電鉆聲。
2. 在幼兒自由議論之后,請幼兒說說剛才是什么東西發出的聲音,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3. 啟發幼兒把自己的感受畫出來,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引導幼兒結合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4. 放錄音,請幼兒再聽聽小鳥叫聲,說說聽這種聲音的感覺。
5. 教師小結:我們把悅耳動聽的聲音叫做樂音,把刺耳、難聽的聲音叫作噪音。
二、 區別噪音和樂音
1. 放錄音,請幼兒聽小溪流淌的聲音和嘈雜的市場叫賣聲,說說哪種是噪音,啊種是樂音。
2. 放錄音,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示噪音和樂音。聽到樂音時用優美的舞姿來表現,聽到噪音時用夸張的表情性的動作來表示。
3. 請每個幼兒自己選一種樂器,嘗試發出樂音。教師巡回指導,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發出樂音的。
4. 教師用同一種樂器演奏出兩種聲音,請幼兒聽聽哪種中噪音,哪種是樂音,為什么同樣的樂器,用同樣的節奏,會產生不同的聲音效果。
三、 了解噪音的危害
1. 你們還聽到過哪些噪音?
2. 噪音就在我們身邊。你們喜歡噪音嗎?為什么?
四、 創造安靜的環境
1. 噪音的危害那么大,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減少噪音呢?哪些地方特別需要安靜?(醫院、圖書室、寢室等。)
2. 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利用材料制作“安靜”標志。如在圓形卡片中間畫上嘴和手指;在長方形卡紙上畫上睡覺的小朋友,然后插上小木棍做成標牌;在圓形卡片上貼上“靜”字等。
3. 帶領幼兒把自己設計、制作的各種“安靜”標志貼到(或插到)適當的地方,如寢室、醫務室、圖書館等處。

附: 環保小資料
——全球空氣污染嚴重的50個城市中,我國有31個,其中污染最嚴重的10個大城市我國占7個。

環保:可怕的白色污染
美麗的陽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04905.html

相關閱讀:大班社會教案:我來做導游-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我們與外國朋友
幼兒園社會教案 我的社區
大班社會教案:寄信
環保教育??爭做護綠小衛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