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的第一部分是導入,課件月餅的出現一下子使幼兒的眼睛定格了,“月餅在什么時候吃”“中秋節”。幼兒紛紛告訴老師和同伴,自己剛吃過月餅。“那么中秋節是誰的節日呢”?幼兒一下子答不上來,“外國人有中秋節嗎?”“沒有”“那么是誰的節日”“我們中國人的節日!”第二部分的設計是希望在幼兒互相介紹一家怎樣過中秋節的同時,繼續了解這個節日的風俗,萌發幼兒愛家人的情感, “你吃過哪些月餅”?大家思維活躍了,爭著介紹,“我吃過豆沙的月餅”“我吃過椰子的月餅”“我吃過茶葉的月餅”“我還吃過冰淇淋的月餅”。。。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要吃什么”?在課件的提示,我的介紹下,幼兒了解到中秋節還要吃鴨子、芋艿、毛豆。中秋夜看月亮、玩彩燈可是重頭戲,“你們知道中秋節的晚上要做些什么事情嗎?”“誰能告訴我月亮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這一個個簡單的小問題讓孩子們動足了腦筋,雖然孩子們都已經有了一些簡單的體驗,但是,現在由于家長對這些傳統節日的忽視,孩子們在過完節之后,仍然對中秋節談不出什么來。。所幸!精美的課件深深地吸引著幼兒,大家七嘴八舌地想出了許多的答案,“月亮是圓圓的,黃色的”“中秋節晚上可以放煙火”最后在課件的幫助下,幼兒了解到原來中秋節還能玩彩燈呢!在比較了月餅---月亮形狀的同時,課件中出現了全家團圓、孩子從遠方歸來與父母團聚的景象,“中秋節呀又可以叫團圓節”“今年中秋節我爺爺奶奶在老家,太遠了,沒有來,我很想他們”“我叔叔出差,沒有回來,我也很想他”。。。“那我們現在一起來過一個團團圓圓的中一班中秋節好不好?”古詩《靜夜思》念出了幼兒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在幾個不同的月亮中,幼兒迅速地找尋出“中秋之月”;接著,大家身臨其境,一起觀賞了各地的燈展,體驗了節日的熱鬧景象;接下來的環節是孩子們最喜歡
感知6以內的數量
《小雞和小鴨》小班科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18653.html
相關閱讀:其他活動:急摸十位
其他教案:巴掌樹
小班故事教案 調皮的魔毯
小雞和小鴨
小班綜合教案:上下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