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邊演示著教具,一邊給孩子們講述著故事,孩子們都非常認真地聽著故事,被有趣的故事情節所吸引了。可是當我講到老母雞“咕咕咕“叫時,依依小朋友說:“老師,這個雞不是這么叫的,它是喔喔喔叫的。”邊上的圓圓也說:“老師,大公雞是喔喔喔叫的。”“你們同意她們的說法嗎?”我征求著其余孩子的意見。“同意!”我終于發覺自己是蒙混不過去了。于是,我就順著孩子們的意思把老母雞改成了大公雞,把“咕咕咕”的叫聲該成了“喔喔喔”的叫聲,還好也沒有影響到故事的情節。
想不到這群小不點兒的眼睛還真厲害,雖然他們并不能真正地區分大公雞和老母雞,但是他們卻知道大公雞和老母雞的不同叫聲?磥砦乙院罂刹荒苄∏七@群小不點了,一定不能再有蒙混過關的想法了。因為孩子們雖然小,但他們人小鬼大,他們也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也已經有自己的生活經驗了,他們的認知能力在生活化、情景化的學習和游戲中還將不斷地建構著、發展著。
音樂教學活動<誰的耳朵最靈>教學感悟
健康大道教學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21272.html
相關閱讀:小班一課三研《乘車》活動反思
小班社會教案:《愛護花草》附活動反思
《有趣的圖形》課后反思
音樂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樹葉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