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目標:
這個繪本活動,我定了兩個教學目標:一是仔細觀察圖片,理解故事。二是推測故事情節,大膽想象并表達,感受其中的樂趣。因為教材中的對話很少,著重就是“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所以我著重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情節,感受動物穿上鼠小弟的背心感覺很緊,并把背心逐漸撐大,在欣賞故事時學習了這句語句。用動作、表情來感受小背心的緊,并以次表現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享受故事帶來的快樂、幽默和趣味性。
說過程:
在執教過程中,因為鼠小弟的小背心是整個故事的中心,所以我將鼠小弟登場的畫面ppt單獨呈現出來,通過觀察畫面解決兩個問題:1、這是誰?2、鼠小弟穿了一件什么?孩子們的回答很貼切生活,過渡得非常自然流暢。為了引導幼兒能根據教師提供的線索想象故事情節,出示的第二幅是最后鼠小弟拖著被撐大的小背心垂頭傷心的畫面,活動中我發現激起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在請幼兒猜想“小背心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環節時,孩子們的想象也很豐富,有的說:“被樹枝拉長了。”“衣服穿著穿著就會變大了。”等等,到底會不會像你猜的那樣呢,其實,是和幾個小動物有關。我出示故事中的小動物,并引導幼兒發現動物一個比一個大,并請幼兒給動物排排隊,為下面更好的閱讀打好基礎。其實,在整個故事中,小鴨子的畫面我是著重講的,讓孩子從不同的表情、動作、語言等出發,讓孩子理解內容,學說對話,學做表情等。第一幅圖幼兒“吃透”后,后面的學習就簡單多了,孩子觀察的面也廣了。最后一個問題:“大家看見鼠小弟傷心難過的樣子,會想什么辦法?這個問題我請幼兒進行猜想,很多孩子叫媽媽幫它重新織一件,叫小動物們賠一件等等,幼兒的想象力還是相當豐富的。
說不足:
在教案的設計上,我首先對作品本身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對每一幅圖片進行了深入解讀,并預設了孩子們可能出現的回答。整個活動抓住了幼兒的興趣,把握住故事的情節,在反復猜測中,鍛煉幼兒的想象力和觀察力,并將口語融合在教學中,因此幼兒的興趣也很濃厚,但是活動中,孩子的整體發展還不夠好,個別幼兒思維活躍,積極主動,個別些孩子始終處于沉默狀態,我想,我的引導還不夠,組織幼兒積極參與的主動性還不強,以后的活動中要不斷加強。
小班科學活動反思??《聽一聽、玩一玩》
小班早期閱讀《貪吃的變色龍》二研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24831.html
相關閱讀:語言活動《樹葉鳥》反思
小班一課三研《乘車》活動反思
小班社會教案:《愛護花草》附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學反思
《有趣的圖形》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