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的大問題是選材不得當。雖然在設計活動之前也參閱了很多相關的游戲活動,但卻無法在眾多的題材中發現挖掘出一個適合點的好內容,是重大的失誤。這次我選的是小班的音樂游戲《貓捉老鼠》,顯然是老題材了。們對這類游戲太熟悉了,根本沒有什么新意和難度,活動中我還沒怎么展開引導呢,孩子們就將老鼠的形態動作模仿地惟妙惟肖了,好像是已經上過的老課似的,讓前來聽課的老師覺得索然無味。我園付教師的一節《面條舞》是我尤為欣賞的。因為這節課讓孩子們真正地動起來了,配合著生動的音樂將面條的變化過程淋漓盡致地用舞蹈的形式表現出來,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其次的問題是設計不合理。我覺得自己設計的活動太老套了,而且通篇沒什么亮點。導語部分,請一群“小老鼠”來班里做客,它們帶來一件禮物,從而引出歌曲《貓捉老鼠》,請幼兒欣賞。中間環節是對歌詞進行回顧,讓幼兒說說小老鼠都在做什么,并創編動作“跑老跑去”、“吃米”、“睡覺”,接著引出大貓來了,來捉老鼠了,結束部分是跟音樂進行游戲,最后的環節,貓要捉老鼠,老鼠四下逃竄,應該是高潮部分,但由于我事先未提醒幼兒當貓來的時候躲在哪里,游戲中貓出來了,很多孩子都還呆在椅子上,讓貓很輕易就逮住好幾只老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402525.html
相關閱讀:小班社會教案:《愛護花草》附活動反思
小班一課三研《乘車》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學反思
《有趣的圖形》課后反思
語言活動《樹葉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