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從日常生活中情況看,孩子們對自己的朋友沒有什么感覺,常常表現為對朋友的漠不關心。于是預設了此次活動《胖熊吹氣球》。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孩子了解到有朋友的快樂,以及對朋友有幫助時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中的動物角色。
2、有朋友和對朋友有幫助時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照片、《找朋友》的音樂背景。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出示胖熊的毛絨玩具。
2、聽一聽,看一看故事。
二、欣賞故事
1、第一遍欣賞故事,看多媒體課件。
2、小胖熊有幾個氣球,都送給誰了?
3、黃色氣球送給誰了?綠色氣球送給誰了?小豬的紫色氣球怎么會破?氣球破了怎么辦?
4、第二遍欣賞故事。
5、想辦法讓小胖熊也能玩一玩氣球?
6、你們有沒有朋友?是誰?
三、看看說說
體驗有朋友的快樂,和對朋友有幫助時的快樂。
1、出示照片:寶寶的玩具壞了,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怎么做?
2、出示照片:寶寶不小心摔跤了,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怎么做?
3、游戲:找朋友。(放背景音樂)
活動反思:
活動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等,根據幼兒的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活動形式,幼兒的年齡較小,通常是用動作來指導語言的,他們在邊做邊說的過程中,可以使語言得以強化,加深他們對故事的印象,小班的幼兒是好動的,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采用動靜交替的方式,容易保持幼兒的注意力。
不足之處:
如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就采取了與幼兒邊講故事邊做動作的活動形式,讓幼兒在動作表演中 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同時在活動中也要為幼兒提供相應的材料,給幼兒創設一個比較真實的活動環境,這樣幼兒也就比較容易投入到活動中去,他們在活動中的興趣也會更高、更容易持續下去。
幼兒的思維是形象直觀的,他們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只是句子表面所傳達的意思,所以要求教師在提問時,問題應該更明確一些、更有針對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420189.html
相關閱讀:語言活動《樹葉鳥》反思
小班社會教案:《愛護花草》附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學反思
小班一課三研《乘車》活動反思
《有趣的圖形》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