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秋天是一個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搖弋的樹葉在不知不覺中已變成金黃,地上也恣意地躺著許多落葉。隨著風飄呀飄呀,飄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缎淙~飄啊飄》旨在讓我們的孩子去發現大自然的“美”。
教學目標
1. 愿意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2. 能邊念邊做出相應的動作。
3、初步感受秋天的特征:樹葉黃了飄落下來。
教學準備
1、樹葉若干。
2、自備優美的背景音樂。
3、背景圖紙。
4、制作若干片紙質樹葉,樹葉背后有套環。
活動重點:
愿意參加游戲。
活動難點:
感受秋天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話題:
天氣漸漸地開始涼了,我們小朋友穿的衣服也多起來了,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秋天有哪些特征?
師:小朋友你們看,地上有這么多的樹葉,我們去地上撿一片吧。
師:你們知道這些樹葉哪里來的嗎?秋天到了小樹葉慢慢長大變黃了,一陣風吹過來,小樹葉搖搖擺擺地落下來離開了樹媽媽,隨著風飄呀飄呀,飄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樹葉都飄到了哪里?下面我們先把我們手上的這片樹葉飄到我們椅子后面的小袋子里吧。
二欣賞兒歌,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拿上“樹葉”邊有感情的示范兒歌邊做動作。
提問:剛才小樹葉都飄到了哪些地方,它是怎么飄的?兒歌里講了些什么?你們看我手上的 是什么呀?兒歌里講了些什么?
2、再次欣賞兒歌,并跟著老師學兒歌內容。
3、出示背景卡紙。
三示范動作,請幼兒學念兒歌。
看圖示學習朗誦兒歌,有哪些顏色的樹葉?
四給幼兒戴上樹葉,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附兒歌:
小樹葉飄啊飄
小樹葉飄啊飄,飄在我的頭頂上;
小樹葉飄啊飄,飄在我的肩膀上;
小樹葉飄啊飄,飄在我的膝蓋上;
小樹葉飄啊飄,飄到地上睡大覺。
五啟發幼兒進行簡單的創編,并做相應的動作。
如“飄在我的肚子上,飄在我的小臉上,飄在我的眼睛上”等。
六游戲:快樂的小樹葉
教師向幼兒講述這個游戲的名字,和游戲的玩法當秋天的音樂響起時,模仿小樹葉飛舞的樣子;當樹葉寶寶的音樂響起時,模仿小樹葉睡覺的樣子。教師及時提醒幼兒注意聽音樂。
情境表演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當小樹葉?那就請你們將口袋里的樹葉拿出來和老師一起念兒歌吧。”
延伸活動:
帶孩子到戶外,引導他們觀察大自然中小樹葉還會飄落在哪里?
活動反思:
活動以趣味性的引入為主,把整個課堂用以一種秋天的氣息導入,整個流程基本還是按照規定的時間給上下來。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讓幼兒知道秋天有的樹會落葉,能觀察落葉的不同特征,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特征感興趣。讓幼兒喜歡參與游戲,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不足之處:
我用秋天的樹葉作為這次活動的實物導入,讓幼兒親臨秋天的氣息。然后再以撿樹葉這一環節,讓幼兒學習的過程與實踐的親臨結合。但在接下來這一環節,我認為并不是過渡的很好,特別是幼兒把樹葉拿在手上的時候,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這篇樹葉的實物上,而忽略了活動的主題內容。
由于用了實物與圖示的引薦學習的方法,幼兒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有了小助手,很快就能把整首詩歌順利的念下來。然后用情境表演的形式讓幼兒趣味性的學習了這首詩歌。在之后的延伸部分,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把教學目標的難點突破,讓整個活動還是比較順利的進行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431700.html
相關閱讀:托班語言教案:《小司機》
托班語言《大聲回答“哎”》教案與反思
托班語言活動設計:一起玩
托班語言活動《開火車》
幼兒園托班語言教案:小雞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