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操作,鍛煉幼兒的小肌肉。
2、使幼兒認識左右的相對位置關系及兩人協作能力培養。
3、通過對“柳條”位置、形狀變化來比較其長短,以發展幼兒的守衡概念。
二、活動準備
1、紋紙、大頭針、泡沫板、剪刀、
三、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上星期我們到戶外看了外面的春天的景色,那么我們看到了什么?
幼兒:迎春花開了,柳樹發芽了,石榴花開了……
教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拿出柳條)小朋友們看看老師拿的是什么呀?像不像一根柳條,好不好看?
幼兒:好看。
教師:好,我們就來做柳條好不好?
幼兒:好。
2、活動進行
教師:小朋友們看我來撮柳條,我往左,楊老師往右。小朋友們看仔細了,看看這是我的左手,這是楊老師的右手,我們試一下能不能撮起來……這樣撮能不能變成一根柳條?
幼兒:不能
教師:好,我們再來試一試,看看我往左,楊老師也往左……一根漂亮的柳條完成了。再試試我往右,楊老師也往右……也能撮出來對不對?
幼兒:對
教師;對了,我請楊老師發紙〈將幼兒兩兩分組〉教師在旁給予指導……
四、活動評價
簡單對幼兒作品給予總結
五、活動延伸
1、將幼兒的“柳條”進行比較長短。再將其形狀及位置的改變來培養幼兒的守衡概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00843.html
相關閱讀:大班主題教案:春天的背心
大班主題活動網絡:“六一”節
大班主題教案:花兒朵朵開
《大自然語言》主題活動反思
大班主題:表情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