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思路
開展“奇妙的力”這個主題活動將近兩個多月了,孩子們的興趣依然濃厚。每次活動,他們都用心觀察、積極探索,我常常驚訝于他們的發現。
在自由活動中常常看見孩子們擺弄書、筆、玩具,把它們豎起來,又倒下。孩子們這種無意識擺弄,引發了我設計此次活動。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有的可以站起來,有的不能站起來,當孩子們發現這一現象后,再讓他們想辦法讓站不起來的東西也能站起來,這樣,使原來無意識的擺弄,變成帶著問題去探索與感知。此次活動的源泉來自于孩子,取材于生活,充分調動起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在活動中找到自信。
2、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能力。
3、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探索發現利用輔助材料可幫助不能站起來的東西站穩,從而激發幼兒對直立平衡現象的興趣,并積累有關經驗。
二、活動準備:
1、材料:雪花片、厚薄不一的書、熟雞蛋、各種形狀的棍子、粗細、長短不一的吸管、啞鈴、不同的鉛筆(尖的、平的、長的、短的)、磁帶及磁帶盒、牙簽、各種筷子。
2、輔助材料:杯子、橡皮泥、橡皮筋、裝著沙子的杯子、繩子、積木
四、活動過程:
(一)、游戲“說相反”引入活動。
。ǘ、找找能站起來的東西。
1、教師引導幼兒自由探索,發現哪些東西能站穩哪些東西不能站起來。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3、讓幼兒將站得穩的東西與站不穩的物品分放兩處展示。
(三)、幫它站起來
1、不用輔助材料幫它站起來
(1)、請幼兒動腦筋讓站不起來的東西站起來。
(2)、幼兒操作與相互交流。教師觀察指導、鼓勵。
。3)、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
2、利用輔助材料幫它站起來
。1)、鼓勵幼兒利用輔助材料再次想辦法使站起來的東西站穩。
(2)、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個別幼兒自信,鼓勵幼兒大膽創新。
(3)、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并向大家介紹自己是用什么材料、什么辦法讓不能站起來的東西站起來的。
。ㄋ模⒀由旎顒
小結后,鼓勵幼兒回到家里繼續探索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幫助不能站起來的東西站穩,提出新的問題“本來不能站起來的東西,我們幫助了他以后為什么能夠站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15390.html
相關閱讀:《大自然語言》主題活動反思
大班主題活動網絡:“六一”節
大班主題:表情的變化
大班主題教案:春天的背心
大班主題教案:花兒朵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