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使幼兒知道,不講個人衛生對自己的身體不利,也會影響他人,要注意個人的清潔衛生。
準備
自編故事《臟孩子》(內容自定);繪畫紙和筆若干。
過程
1、介紹詩歌《小弟和小貓》(柯巖作),組織幼兒討論,不講衛生有什么不好?
2、講述故事《臟孩子》,并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別人不喜歡“臟孩子”?
使幼兒知道,不講究衛生,別人會怎樣對待你。
3、把“臟孩子”的變化用繪畫表現出來,請幼兒幫助“臟孩子”改掉不講衛生的壞習慣。
4、將繪畫作品張貼出來,請幼兒總結“臟孩子”哪些地方進步了?改掉了什么毛?
5、自編班級講衛生手冊,內容由教師和幼兒一起商定,并配上簡單文字說明,供家長觀看。
建議
1、在寢室內放一面大鏡子,讓幼兒有機會了解自身的形象,隨時注意個人的清潔衛生。
2、可挑選個人衛生較差的幼兒表演“小弟和小貓”,使其通過表演受到教育。
3、教師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儀表,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目標
培養幼兒在角色游戲中運用語言協調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豐富和發展游戲情節。
準備
創設各種
活動角,如娃娃家角、表演角、商店角、醫院角等。
過程
1、選擇游戲內容
①讓幼兒自由討論,選定游戲內容、游戲伙伴,確定游戲主題和玩法。
②幼兒與教師交談,說出自己想參加哪個活動角的活動,為什么?
2、分配角色
①能大膽地講出自己想承擔的角色,并征得其他小朋友的同意。
例如:“我想當媽媽,你們同意嗎?”,“我想當值班經理,你們同意嗎?”
②分配角色時,能運用語言調節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即當幾個幼兒爭當同一個角色時,能通過協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例如:
兩個幼兒都想當醫生時可以這樣協商:“咱們分白班、夜班,我上夜班,我先回家做飯。”
兩個幼兒都想當值班經理時可以這樣解決:“咱們輪流當,你當一會兒,我當一會兒!
3、發展游戲情節
①教師參加到游戲中去,觀察幼兒的表現,并對幼兒的思路加以引導。通過提問,設置困難、障礙,讓幼兒邊想邊說、邊行動。例如,做“開小飯館游戲”。
師:請問有什么飯?
生:饅頭、面條。
師:沒有菜嗎?
生:有白菜、西紅柿、土豆絲。
師:請來碗面條,放點西紅柿。
生:好吧,請等一會兒。
……
②在游戲中,根據角色的身份、特點、學習
與人交往的對話技能,扮演好角色。
例如,商店的售貨員在接待顧客時,能熱情地同顧客打招呼,介紹貨物,推薦貨物。顧客能清楚地說明自己想買什么東西,并向售貨員表示謝意。
4、游戲評價
引導幼兒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①誰最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了什么問題?即讓幼兒主動發現游戲是怎樣發展的?與以前的玩法有什么不同?
②你在游戲中缺少企么材料?下次想玩什么游戲?為什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35943.html
相關閱讀:小班故事教案 調皮的魔毯
小雞和小鴨
小班綜合教案:上下樓梯
其他活動:急摸十位
其他教案:巴掌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