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初步理解古詩的含義、意境,有感情地朗誦。
通過說說媽媽關心自己的事例,體會父母的關愛,聯系古詩的情感教育,懂得回饋父母的愛。
材料準備
古詩板書和圖畫、古詩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畫
讓幼兒觀察黑板上的圖畫,說一說,都看見了什么?(一位老奶奶在縫補衣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學習完這首古詩你就明白,這幅圖的意思了
二、欣賞學習古詩
1、播放古詩《游子吟》的課件,讓幼兒先欣賞一遍古詩。
2、游戲:找找我認識的字,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纾河巫印⑹种芯、寸草心等
3、將幼兒認識的字結合古詩連貫地朗誦,并講解其中的含義。
慈祥的母親手里拿著針線,在給將要出外遠游的孩子縫制著衣服。在孩子出發前,母親還在細心地一針一線縫著,心里卻恐怕孩子會很遲很遲才回來。誰又說孩子幼小的心靈,能夠了解慈母的苦心,能夠報答那象春天三月的陽光那么溫暖的愛呢?
4、著重講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幫助幼兒理解意境。
5、完整朗讀古詩,幫助幼兒理解古詩的意思。
6、學習朗誦古詩
。1)幼兒跟隨老師有感情地朗誦;
。2)變換形式練習朗誦;
三、情感教育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長這么大,媽媽都為自己做過什么?是怎樣愛自己的?(為我洗衣服、送我上幼兒園、給我梳頭發等等)
2、自己想為媽媽做些什么?(捶背、按摩、掃地等等)
3、教師小結:我們應該珍惜媽媽的疼愛,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個懂事的孩子,不給父母添麻煩。
教學延伸
“小詩人朗誦會”,讓幼兒大膽到集體前朗誦古詩。
>>古詩主題教案《游子吟》素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47723.html
相關閱讀:大班主題:表情的變化
大班主題活動網絡:“六一”節
大班主題教案:春天的背心
《大自然語言》主題活動反思
大班主題教案:花兒朵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