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對邊上的一位孩子說:“小朋友忘記帶糖果了,你借一顆個他好嗎?”原以為孩子肯定會同意的,但沒想到孩子竟搖了搖頭。“不是說過的,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的嗎?”雖然我作了很多思想工作,這個孩子還是不肯拿出糖果來。接著我又一連跟好幾個孩子借,只借到了兩顆糖,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故意裝作很苦惱的樣子在孩子面前說:“哎呀!你們都帶了那么多好吃的糖果,真香真甜啊。我也好想吃��!可是老師忘記帶糖了,怎么辦��?”一看是我沒帶,很多孩子都嚷起來:“老師,給你!”一下子我的跟前就放了好多糖果。我很高興地跟孩子道謝,接著說到:“現在我有了那么多的糖果,我可真高興!我看見童童沒帶糖果,我分給他一顆。”看著我分給童童糖果,有的孩子也從自己的糖果袋中取出糖果送給童童。接著我又用同樣的方法送糖果給其他沒帶糖果的孩子,孩子們也紛紛仿效,這下孩子都有了糖果。在品嘗糖果時,我又用這種方法,先拿著糖果跟一些孩子交換。我發現這下不用我多提醒,孩子們學會了分享,有給他人吃的,也有交換糖果吃的,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笑容。最后布置糖果屋時,孩子都很自覺地拿出自己的糖果裝飾糖果屋。這個活動也順利地完成了。
從這件事情中我們不難看出,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多是家中的,早就了有好東西都是留給自己吃的,沒有分享的意識。在幼兒園,雖然老師一直教育要有好東西和好朋友分享,但是在中遇到相關的事件時卻不能很好地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同時孩子也不會表達,這就需要把握住教育的契機,適時地加以引導,用自身的行動來教育幼兒,多為孩子創設實踐的機會,將孩子內心的意識更好地轉化為自己的行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650294.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小班社會教案:《愛護花草》附活動反思
《有趣的圖形》課后反思
小班一課三研《乘車》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樹葉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