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班美術活動《青蛙呱呱呱》課后反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小班教學反思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經過一個學期的“磨練”,孩子們的小手越來越靈活了,以前不會使用剪刀的孩子現在都能比較自如的運用剪刀了,以前不愛動手的小朋友現在也漸漸地愛上了美工活動,“小青蛙”的順利展開在讓我感嘆孩子們驚人學習力的同時,又讓我對小班幼兒美工活動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

  首先,美工活動可結合其他領域的活動一起進行。

  “我是一只小青蛙,我有一只大嘴巴,兩個眼睛長的大。。。”,在悅耳的歌聲中,孩子們不僅了解了青蛙的外形特征,也知道了青蛙的本領,更對模仿小青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合著歡快的音樂在場地中間一蹦一跳的唱了起來。

  陳鶴琴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利用游戲教導孩子!”這種以音樂游戲的形式導入讓孩子輕松自然的參與到活動中,有效地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既營造了一個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又為下一環節的展開奠定了基礎。

  活動的最后《小青蛙》的樂曲再次的回蕩在活動室里,孩子們拿起自己做好的青蛙玩具合著音樂跳了起來,讓安靜的美工活動也變得生動活躍起來。

  其次,創設條件讓幼兒觀察探索制作的方法。

  美術活動很大程度上是讓幼兒學會觀察,讓他們表達自己理解的事與物,而美工活動同樣如此,需要我們多提供機會讓他們自主觀察,自由探索,通過自己的感知、理解、體驗其中的美,《綱要》藝術教育的目標也明確提出要讓幼兒“能初步感受并喜歡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所以活動中我試圖讓孩子自主觀察范例,了解“小青蛙”的制作方法,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這是蛋糕盤做的!”、“它上面還有紐扣。”、“大嘴巴里面還有瓶蓋呢!”在感嘆孩子們驚人觀察力的同時,我及時的追問孩子:“紐扣變成了什么?”、“瓶蓋變成了什么?”“我用什么辦法讓紐扣粘到青蛙身上?”等等,孩子們專注觀察的時候,我進行了適時適當的引導,他們很快就發現了制作青蛙的奧秘,廢舊蛋糕盤、瓶蓋、紐扣一下子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并散發出一種組合起來的美。

  第三,家園合作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

  美工活動的展開離不開豐富、充實的物質材料,各種色彩的紐扣、啤酒蓋、瓶蓋成了此次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準備,因此根據活動的目標、內容及幼兒的發展水平,我們發動了全體幼兒的家長與我們一起收集材料(一次性盤子、啤酒瓶蓋子、紐扣等)為美工制作創造了物質條件。很多孩子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搜尋著這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生活物品,不僅增進了親子間的關系,而且孩子們也會慢慢的關注生活中的這些廢舊物品。
根據主題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今天我組織了美術活動《彩蛋》,蛋寶寶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小朋友甚至每天都能吃到,但是幼兒看見的蛋寶寶是一種顏色的,而這節美術活動是讓幼兒感受蛋寶寶穿上衣服后變成了有鮮艷的顏色和好看的圖案的彩蛋了,從而在繪畫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藝術的美。目標定位于1.欣賞彩蛋,了解彩蛋裝飾的多樣形式。2.嘗試用簡單的點、線等花紋裝飾雞蛋。通過整個活動,我發現了存在的很多問題,并且在王老師的指導下我將整個活動進行了一個反思和總結。

第一、兩條目標的定位都在于技能方面,缺少情感的目標。

小班幼兒應以情感和興趣為主,而本活動中我所訂的目標太多于技能化,注重強調技能,卻忽略了情感的重要性。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可以將目標改為注重色彩搭配和通過畫彩蛋來感受藝術的美。

第二、目標在活動過程中達成度不夠,并有所偏離。

第二條目標為嘗試用簡單的點、線等花紋裝飾雞蛋但在我執教的整個過程中卻未將這條目標進行解決,而是草草帶過,沒有給孩子經驗的一個提升,而在欣賞過程中,圖片上的彩蛋以線條和簡單的小圖案居多,可以將第二條目標改為嘗試用線條和簡單的小圖案來裝飾。而且我的示范圖過于復雜,與目標也不符合,在示范時可以征求幼兒的意見,但也不能一味的照著幼兒所說的意見進行示范,我應該加入目標中所需要達成的內容進行示范,這樣會更有針對性。以前上的美術活動都是提前準備好范畫讓幼兒欣賞,而這次是第一次當場和幼兒一起來畫范畫,由于經驗不足,大大的偏離了目標,在這方面我還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習,改進不足之處,讓自己不偏離目標,將目標把握好。

第三、引導環節很重要,教具需要有針對性。

本次活動中,欣賞環節的圖片太廣泛,準備的蛋寶寶太多,不具有針對性,不能讓幼兒很好的欣賞到本次所需要達成目標的幾幅關鍵的畫,幼兒變得漫無目的,導致后來幼兒進行繪畫時畫出的畫都是隨意性的,在這方面,我在課前還考慮的不夠充分,在以后的美術活動中,我將在課前考慮的更充分一些,特別是在選擇讓幼兒欣賞的畫應該更有針對性,能讓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升。

第四、講評環節問題過于簡單,幼兒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提升。

在講評環節中我只是問幼兒你最喜歡哪個蛋寶寶,為什么?在幼兒回答時我也沒有及時的進行有效的總結,讓幼兒得到提升。可以將問題變得更全面一些,可以問你畫的蛋寶寶用了什么裝飾的,用了什么顏色?讓講評更有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小班的美術活動不應以技能為主,應該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讓幼兒在原有的經驗上一點點的進行提升,他們還不懂得什么是點、線,對于幼兒原來的經驗這樣的跨度太大,幼兒消化不了,或許將本堂課定位在色彩上會更好,讓幼兒去感受色彩帶來的美和自己所畫的不同的圖案所帶來的美,讓幼兒覺得其實我這樣畫也是美的,讓幼兒感到自己成功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通過本堂課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去改進,并深思自己在美術活動中所缺失的東西,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改進,并且不斷的去學習。
此活動與主題“家附近的……”的緊密相關,也是受《小熊的房子》啟發而生成的一個手工活動。操作之前沒有任何的講解與示范,只是開展了“我家的房子”的談話,全是小朋友日常積累的體現。從操作中我發現:有的小朋友了解了房子的結構,剪貼時從墻體、屋頂、窗戶的順序來,顯得有序而完整;還有的小朋友則很隨意,想到那兒做到哪兒,窗戶、屋頂的大小與墻體的關系都沒有考慮,甚至是顧左右而完成,他們的經驗很不夠,需要老師明確的講解與示范,如此對他們的經驗提升才有幫助。

在美工活動中,究竟要不要講解示范?如何分配兩者之間的關系?通過這個活動,我覺得必要的講解與示范還是不可少的,具體要看活動的內容、孩子的能力而定。像本次活動,我可以讓能力強的孩子進行現場的示范(即他的作品操作),然后老師進行簡單的小結,強調注意的地方(即窗戶、屋頂的大小與墻體的關系),給同伴一個明確的指向。

這樣的方式即避免的老師的說教、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積極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752585.html

相關閱讀:小班一課三研《乘車》活動反思
小班社會教案:《愛護花草》附活動反思
《有趣的圖形》課后反思
音樂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樹葉鳥》反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