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簡單的復述故事,掌握故事中的擬聲詞。
2、能夠根據故事情節扮演各種角色,在角色扮演中復述故事。
3、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幫助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展示繪本一份
·各個角色的頭飾一份,蘿卜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入主題
展示蘿卜頭飾。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呀?這是老公公種的一個蘿卜,老公公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蘿卜越長越大。后來啊老公公想把蘿卜拔出來,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動,后來發生了什么事情,你們想不想知道呢?
二、中間部分
1、講故事。
教師根據展示的圖片,講拔蘿卜的故事。
注意段落清晰,特別強調幾個關鍵句子。(故事見附)
2、整理故事思路。
故事講完后,問幼兒,老公公的蘿卜長得好大,老公公想怎么樣。
老公公一個人有沒有把蘿卜拔出來啊,他請誰來幫忙。浚ㄟ@個問題可以一直延續,直到把故事所有角色都講出來。)
中間注意擬聲詞和反復出現的句子的強調。
3、幼兒復述故事。
教師展示頭飾,讓幼兒在頭飾及教師的提示下簡單復述故事內容。(頭飾按照故事發展情節順序展示)
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講這個故事。我們一起看著圖片,跟老公公一起拔蘿卜~
4、表演故事。
故事小朋友們都已經知道了,現在老師要幾個小朋友來表演這個故事,請一個小朋友來扮演蘿卜。這個蘿卜要請壯一點的小朋友,因為蘿卜很大~
再請幾個小朋友分別扮演別的角色。
請坐在下面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講故事,請臺上的小演員們根據下面小朋友講的故事來表演~~
這樣表演進行2次左右。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學了拔蘿卜的故事,剛才也成功的拔出了蘿卜,小朋友們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老爺爺一個人拔不動蘿卜?剛才我們那么多人一起拔,就把蘿卜拔出來了是不是呀。(體會人多力量大,一個人完不成的事情,大家一起做就可以完成。學會與同伴一起協作。)
附:故事
老公公種了個蘿卜,他對蘿卜說:"長吧,長吧,蘿卜啊,長得甜吶!長吧,長吧,蘿卜!"蘿卜越長越大,大得不得了。
老公公就去拔蘿卜。他拉住蘿卜的直子,"嗨喲,嗨喲"拔啊拔,拔不動。老公公喊:"老婆婆,老婆婆,快來幫忙拔蘿卜!""唉!來了,來了。"
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老婆婆喊:"小姑娘,小姑娘,快來幫忙拔蘿卜!""唉!來了,來了。"
小姑娘拉著老婆婆,老婆婆拉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小姑娘喊:"小狗兒,小狗兒,快來幫忙拔蘿卜!""汪汪汪!來了,來了。"
小狗兒拉著小姑娘,小姑娘拉老婆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小狗兒喊:"小花貓,小花貓,快來幫忙拔蘿卜!""喵喵喵!來了,來了。"
小花貓拉著小狗兒,小狗兒拉著小姑娘,小姑娘拉著老婆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嗨喲,嗨喲"拔呀拔,大蘿卜有點動了,再用力地拔呀拔,大蘿卜拔出來啦!他們高高興興地把大蘿卜抬回家去了。
活動延伸:
課外可在區角中繼續拔蘿卜的游戲。
活動反思:
首先,自己縮減了環節,教案設計好的環節沒有上,可能是根據幼兒的反應來選擇的,但是應該在設計教案的時候就考慮好可能出現的情況,不要的環節就不要設計進教案,這樣對時間的掌握也可以更精確一點。
其次,在上課的過程中我講的太多了,幼兒講的比較少,這樣違背了語言課的根本目的,雖然在起初設計教案的時候我想的是要讓幼兒多說的,但是實施的時候沒有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所以幼兒的反應不大,導致幼兒不開口講,然后我講的就太多了,導致幼兒缺少了鍛煉的機會。
再次,上課經驗不足,除了設計好的連接的話以外,面對幼兒突如其來的問題或者課堂突然出現的情況比較容易在語言上失去標準。這點主要還是要靠多實踐來解決。
針對以上問題,我覺得可以解決的辦法就是多帶課,在實踐中增加經驗,還有就是教案寫好以后盡可能詳細的進行一次試教,思考可能出現的問題,在上課之前就把教案盡可能的完善好,避免上課時出現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889003.html
相關閱讀:語言活動《樹葉鳥》反思
《有趣的圖形》課后反思
音樂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學反思
小班一課三研《乘車》活動反思
小班社會教案:《愛護花草》附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