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在幼兒初步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聯想創作,續編歌曲。
2、激發幼兒愿意表現、敢于表現的欲望。
重點與難點
1、用身體各部位表現豐富多樣的事物。
2、根據身體表現的事物編唱歌曲。
材料及環境創設
1、錄有歌曲旋律的錄音磁帶一盤。
2、為幼兒提供能自由結伴的較寬松的空間。
活動過程
1、活動前讓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會歌曲,并對身體變出的各種形態的機器人產生濃厚的興趣。
2、欣賞重現
(1)教師用語言引出歌曲,幼兒隨伴奏齊唱歌曲。
說明:喚起幼兒已有經驗,將歌曲再現。
。2)欣賞個別幼兒變出的機器人。
說明:幼兒特別喜歡模仿機器人的動作,請個別幼兒上前表演,主要是為幼兒提供嘗試表現的機會。
。3)引導幼兒變出各種不同本領的機器人,然后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說明:音樂結束,請機器人保持自己的動作姿態。教師隨機地請幾位機器人介紹自己的本領。這樣又能多給幼兒提供一次互相交流的機會。
3、聯想創作
。1)啟發幼兒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身體還可以變什么?
(2)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在變之前轉個圈兒,邊轉邊說“轉個圈兒變成XXX”。
。3)游戲“開火車”——幼兒隨音樂逐個用身體和造型姿態創造和表現。
說明:此游戲可讓每位幼兒都有機會表現。教師要求前面已經表演的內容,后面就不能再重復,促使幼兒仔細傾聽,并不斷地聯想,
活躍思維,為創編歌曲作內容上的準備。
(4)教師引導幼兒編唱歌曲。
說明: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反應,即興和幼兒編唱歌曲,將新創作為內容編唱到歌曲中。
。5)幼兒合作編唱歌曲。
說明:幼兒自由結伴,找空位坐下,合作創編;教師在旁輕聲播放歌曲旋律,幼兒隨音樂聯想,創作新歌曲。
4、展現交流
(1)請幾組幼兒展現交流。
說明:對幼兒編唱的歌曲,教師及時地給予評價,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
(2)教師伴奏,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編唱的歌曲,體驗成功的喜悅。
豐富多彩從音樂活動“創編歌曲《我會變》”想到的……
——關于創造力培養
“創編歌曲《變》”,是荷花池幼兒園黃穎嵐老師在“上海市幼兒園教學模式研討會”上展示的一堂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它的活動目標是:
1.在幼兒初步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聯想、創作、編唱歌曲。
2.激發幼兒愿意表現,敢于表現的欲望。
幼兒雖然年齡小,但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此活動引導幼兒聯系已有的經驗探索求知,想象、表現各種有趣的手指游戲,并鼓勵幼兒將自己創作的手指游戲大膽地編唱和表現出來。
這一活動歸屬于幼兒園教學活動的表現型模式,它與孩子的想象、創造相一致。由此使我想到:隨著教改的深入,發展幼兒創造力的教育日益引起人的重視。
一.樹立創造力教育觀
創造力教育觀,涉及到幼兒園教師對創造教育的職能和如何開展創造教育等問題的觀點與看法。我們倡導的創造力教育觀的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六個字:尊重、寬容、期待。
1.尊重:首先要尊重兒童的個性。創造型的兒童往往具有獨特的人格特征,教師特別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他們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這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性原則相一致。好奇、冒險、自信是典型的創造素質,選擇這一教學內容很能滿足具有這些品質的小男孩們創造欲望,變老虎、變機器人、變恐龍怪獸,分腿弓背搭南浦大橋,幾人組合成宇宙飛船。在這一活動中,教師還非常理解和保護幼兒的這些創造性表現,不管是小小的變化,還是不怎么樣美的組合,都以鼓勵、贊揚的口吻,為幼兒的創造力品質成為穩定的心理品質打下了基礎。
2.寬容:心理學研究指出,有創造性的人,往往會因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偏離了常模而感到焦慮不安,兒童也會如此。因此,教師要以寬容之心來對待孩子的“與眾不同”,鼓勵幻想,鼓勵在解決問題中表現出來的首創性、互異性和多樣性。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始終鼓勵孩子的不同想象和創造。如:以接龍游戲的形式想象“手會變出什么?”時教師就要求孩子與別人的想象不同,不重復。當孩子想象出的物體已經有人說過又一時想不出新的物體時,教師又允許孩子“再想一想”,“等一會兒再回答!”使幼兒在輕松、自由、愉快的環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能力。這又與教學的民主性原則異曲同工。
3.期待:先前談到的教師允許孩子去“想一想”,這也就是期待的觀念。教師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機會去想象、創造。對幼兒來說,想象、創造的過程比結果更有意義。期待的觀念表現在對事情的處理態度上,同時還表現在對人的態度上。創造力的發展和表現是有巨大的個性差異的。因此,教師對每一個幼兒要多一份信心,多一份期待。
這一音樂活動只是一次創造、表現型活動模式的展示。學前期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之一,
是培養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良好時機,教師必須抓住這一時機,遵循教學的四性原則,采取正確的教育手段,實施有效的策略,發展學前兒童的創造力。創造力發展的策略亦可概括為六個字:激發、創設、鼓勵。
二.創造力發展的策略
1.激發:主要指激發創造動機。創造動機在創造活動中具有激活、指向和維持調節功能。對學前兒童來說,他們整個心理活動尚處于無意識為主的階段、目的意識和自主意識較差。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孩子的創造動機,使他產生內在的、自主的參與創造活動的要求。兒童的創造動機可以以培養“問題意識”著手,教師可以經常向幼兒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想象,由此,可以迸發出富有創造力的思維火花。
2.創設,是指創設環境。除了輕松、自由、愉快的心理環境,還需一定的物質環境。例如:豐富多彩的文學、音樂、美術、游戲、制作等活動,都有利于開發幼兒的創造力。此外,發散思維是創造力的重要成分,教師還可以專門設計一些發散思維訓練的方法,以達到培養,開發創造力的目的。
3.鼓勵,指鼓勵兒童去創造。教師應該立足現實,放眼未來,多一點創造創造思維和創新意識。教師應該多給幼兒創造一些機會,鼓勵他們從現實需要出發,多嘗試“無中生有的創新;從未來的需要出發,多憧憬“異想天開”的創造。至于兒童的作品。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或幼稚可笑的,只要有益于發展創造性思維,就應當受到賞識和鼓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890056.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早睡早起身體好
大班綜合:值日生
大班其他教案:生日會
幼兒園大班綜合活動教案:重要的日子
大班其他教案:動物出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