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交流各自收集的資料,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大膽地表達、表現。
2.感受城市的變化,進一步激發幼兒對上海這座城市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自編《陽陽畫報》人手一份、《上海的交通》題卡及記分牌、兩張采訪記錄、表演道具(毛巾、響板、拉車、爺爺的帽子)、教師介紹的新舊建筑、幼兒介紹的建筑照片、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人
最近我們對我們的城市上海很感興趣,大家搜集了很多資料,今天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呢!
二、分組交流探索的經驗
(一)閃亮彩虹組
介紹生活設施的變化
給大家猜三個動作,是否能夠猜出我們表演的動作說明發生了哪些變化?
由該組幼兒分別表演三個動作,請其他組的幼兒猜。
猜測第一個動作為以前夏天只能用扇子降溫,現在很多家里都安裝了空調。
猜測第二個動作有兩個答案:以前都用手洗衣服,現在可以讓洗衣機幫忙;以前用算盤來算,現在用計算機又快又不容易算錯。
猜測第三個動作為以前掃地用掃帚,現在有了吸塵器特別輕松方便。
師:大家都猜得很對,你們小組還有什么介紹嗎?
小組幼1:這是我采訪媽媽的采訪記錄表,你們看出來了嗎?老虎灶是以前泡開水的地方,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飲水機,一開很方便的,冷、熱水都有了。
幼1:什么是老虎灶?
小組幼1:老虎灶就是打開水的地方,以前人們家里用的都是煤爐,燒熱水很不方便,如果需要用熱水就要跑到很遠的老虎灶去打開水,還要排隊,很不方便。
幼2:(看了該組的第二張圖)我猜出來了,以前電視機放在很高的地方大家一起看,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的彩色電視機,坐在家里沙發上看,又方便又舒服。
師:除了他們組介紹的生活中設施的變化,你們還知道什么生活中的變化?
幼3:以前用煤球,現在用煤氣,很方便,一開就出來了;以前照相機要按很多開關,現在能連電視機、電腦。
小組代表:剛才介紹的內容就在《陽陽畫報》的1 7頁,請一起來看一下吧!
<<<12>>>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891984.html
相關閱讀:大班主題:表情的變化
大班主題教案:春天的背心
大班主題教案:花兒朵朵開
《大自然語言》主題活動反思
大班主題活動網絡:“六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