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社會教案:生活中的運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社會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設計思路

  調查活動是新課程主題背景下的一種主要的特色活動方式,它可以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尋找、觀察、記錄,主動獲取一些關于主題內容的知識,通過與同伴的交流,提高幼兒獲取信息、分析問題和口語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以使人保持健康的身心。從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看,他們天生就好動,對運動有著濃厚的興趣。根據幼兒現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需要,大班幼兒調查活動“生活中的運動”,從尋找人們日常生活活動中的運動方式人手,在幼兒自主調查的基礎上,為幼兒創設相互交流、討論的機會,將幼兒收集到的關于運動的經驗,在與同伴和教師的互動中進行整理和歸納,加深幼兒對運動的了解與認識;通過觀察、采訪等環節,讓幼兒知道人人都需要運動,運動有益于健康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知道運動有益于健康,引發參加運動的興趣;

  2.在說說、看看、動動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能大膽地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知道的運動,能與同伴分享、交流對運動的認識。

  活動重點

  能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所知道的運動,知道人與運動的關系。

  活動準備

  幼兒在家長的指導下完成調查記錄表;邀請一位愛好運動的老奶奶;相關圖片、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活動導人。

  教師運用簡短的語言直接引出主題。

  2.交流調查情況。

  (1)教師引導幼兒依據調查表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交流。

  師:你找到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運動?是在哪里找到的?(教師將幼兒的調查表展示出來)

  (2)引導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自己調查到的運動。

  (3)給不同的運動貼上標志(家里、比賽場、小區、公園、幼兒園、健身房)。

  (4)小結:運動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在幼兒園,有的在運動場上,有的在健身房,生活中到處都有運動。

  分析:交流分為集體交流和個別交流兩種形式。在集體交流中,教師特別注重提升一些新的經驗,比如學習一些動作并了解與運動有關的人,如姚明、劉翔等;在個別交流中,教師應加強幼兒自我保護能力方面的教育,如不在馬路上玩滑板車等,使幼兒在分享同伴資源的同時,加深對運動的認識和了解,如運動中的安全問題、自我保護方面、體育知識等。交流結束后,教師對這些運動根據場所的不同進行了簡單的歸納,從而讓幼兒意識到運動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進行,并讓幼兒展示自己的調查表。通過展示,幼兒直接感受和了解了生活中到處都有運動的含義。

  3.幼兒講述活動。

  (1)師:你會什么運動?

  (2)師:哪些人需要運動?為什么?

  (3)小結:運動是要堅持的,人人都可以參加運動。

  分析:教師設計兩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層次,從幼兒自身運動開始討論,將第一環節得到的運動經驗與他們自身相聯系,引導幼兒討論“我會什么運動”,在幼兒的講述中激發其參與運動的興趣。第二層次,從自身的運動遷移到其他人的運動,通過討論“哪些人需要運動”,使幼兒知道人人都需要運動。這個環節教師還可以提升一些關于運動的知識,如運動可以增強體質,可以調節情緒等。

  4.觀看老奶奶的表演,并采訪老奶奶。

  (1)鼓勵幼兒能大膽地詢問老奶奶關于參加運動的問題,了解人們喜歡運動的原因。

  (2)小結:不同的人適合參加不同的運動。

  分析:通過采訪,鼓勵幼兒大膽提出關于運動的疑問,提高幼兒的提問能力。通過老奶奶的回答,讓幼兒知道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運動,教師可進一步提出新的活動任務,體現活動延續性。

  5.提出任務。

  請幼兒調查哪些運動適合小朋友,哪些運動不適合小朋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941514.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社會教案 我的社區
大班社會教案:寄信
環保教育??爭做護綠小衛士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我們與外國朋友
大班社會教案:我來做導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