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一直以來,所接觸到的有關狐貍的文章,在腦中形成的的印象就是:狡猾,是個徹頭徹尾的壞蛋。然而在這篇故事中,完全正身了狐貍的形象,從原本想孵出鴨寶寶來大吃一頓,嘗試了多種孵蛋的方法,結果在孵蛋過程中孵出了對小鴨子的友誼和愛。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狐貍爸爸——他和小鴨子躺在一起,用樹葉蓋住小鴨子,滿臉是父親般寵溺的表情。
因為是大班幼兒,有了生活經驗、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通過讓幼兒自己猜想,帶著關鍵性問題自己去思考。然后借助PPT和繪本,重點觀察各種孵蛋過程的艱辛和孵出蛋后對鴨寶寶的愛。讓幼兒明白誰都有一顆愛的種子。
活動目標:1.根據已有經驗,結合故事情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通過對狐貍的評價,讓幼兒了解每個人的心理都有愛的種子。
活動準備:實物蛋若干,多媒體,早期閱讀的書每人一本,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圖片2,提問:誰來了?你們喜歡狐貍嗎?為什么?
二、感受、體驗、分享。
1.觀察畫面:了解狐貍找到鴨蛋后的想法。
。1)狐貍得到蛋,你覺得它會怎么想呢?
。2)看圖片,教師講述。
2.了解狐貍爸爸孵化鴨兒子的方法。
。1)如果你是狐貍,你會用什么辦法來孵蛋?請小朋友相互之間討論。
(2)出示蛋,請幼兒示范。
(3)看書第6—15頁,并回答。
(4)教師小結。
3.感受狐貍爸爸對鴨寶寶的愛。
。1)狐貍能不能孵出小鴨來?看PPT。
。2)提問:你知道狐貍爸爸孵出鴨兒子,花了多少時間嗎?(看環襯)(2)提問:如果你是狐貍,你會怎么做?
。3)再次看書,方法同上。
(4) 提問:狐貍為什么沒有吃掉小鴨子?
(5)評價。
三、完整欣賞。
1.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哪一頁最讓你感動?
3.教師總結。
四、延伸:讓我們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966076.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皮鞋車
大班語言教案: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
幼兒園大班古詩教案:楓橋夜泊
大班語言教案:烏鴉的窩
大班語言活動:故事《金雞冠的公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