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解讀“嬰幼兒語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言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寶寶為什么總是哭個不停?他(她)是想撒嬌,還是餓了……你會解讀“寶寶語言”嗎?你能夠通過他們的“表情+哭聲”,準確把握寶寶的心情嗎?
  1.哭能夠表達5種情感
  研究發現,嬰兒在撒嬌、生氣、饑餓、困倦、難過等不同心情狀態下,所發出的哭聲是不同的。為了幫您簡單地理解寶寶哭聲的“含義”,接下來我將按照寶寶的“傾訴內容”,分別介紹他們哭聲的特征。
  2.撒嬌時的哭聲:
  當寶寶想向父母撒嬌時,發出的哭聲比較高。也許因為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所以這種情況下的哭泣大多不會流出眼淚來。
  3.生氣時的哭聲:
  當沒有找到好玩的玩具、尿布濕了很難受的時候,寶寶就會生氣甚至發怒,此時發出的哭聲與撒嬌時的哭聲相比,聲音更高,而且尖銳、刺耳。另外,也許是過于亢奮的原因,有時也會產生反作用,所以時而也會夾雜一些低音。
  4.饑餓時的哭聲:
  當寶寶肚子餓了,想吃奶的時候,發出的哭聲大多混有“m”音。此時寶寶的哭聲中,大多伴有類似“manma”、“ma?ma”的呼喚聲。有趣的是,不管說什么語言的國家,嬰兒時期饑餓的時候,大多都會發出混有“m”音的哭聲。
  5.困倦、難過時的哭聲:
  寶寶困倦、想睡覺時的哭聲,比撒嬌時的哭聲稍微低沉一點。當因為“媽媽不見了”、“媽媽都不抱我”而感到難過時,寶寶的哭聲還要更加低沉一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12635.html

相關閱讀: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
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