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多語言家庭環境下 孩子應該怎樣學習?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言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講兩種以上的方言的家庭的孩子,比單講一種語言的家庭的孩子更多地出現發育性語言障礙,且以2至3歲年齡的兒童較為突出。所以家庭語言環境過于復雜。這會使正處于模仿成人學習語言的寧寧產生困惑,其結果是導致說話晚。

  在家庭中交流語言不統一,寶寶想要模仿學習很難,他不知道哪個音是正確的,再加上寶寶辨別能力差,孩子變成了跟誰在一起就學誰說話,結果學習語言的階段拉長了,最后是連一套完整的語言也說不清了。這也是為什么一些寶寶在該說話的年齡卻金口難開。更為嚴重的影響是多種語言環境可能讓寶寶變成“啞巴”,即患上失語癥或自閉癥。

  目前美國兒童自閉癥發病率比上世紀80年代增長了10倍,每300個兒童中就有1個患上此病。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生活在多語言的文化環境中,寶寶無所適從,因不適應這種復雜的語言環境而患上自閉癥。家里多種方言并存,寶寶周圍的人有的說這樣的話,有的說那樣的話,致使寶寶一直在這種“混亂”的環境下長大。

  例如,年輕的媽媽每天晚上用普通話給寶寶講故事,同一個故事,奶奶在白天的時候用方言講,講法不同,故事內容里的叫法也不同。媽媽再給寶寶講故事讓其指認東西時,寶寶都是充滿疑惑的眼神,因為多種語言來講,造成了寶寶語言思維的混亂。

  孩子開始學說話了,確實要注意各種方言對他的影響,尤其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但有研究發現在寶寶1歲前,家長大可放心地讓孩子的大腦儲存不同的語言,多跟寶寶說話,就能盡可能開發寶寶的“語言識別能力”。但家長要及時注意把握住語言表達關鍵期,在1歲以后用標準普通話教孩子說話。如果你發現寶寶用手指指著某樣東西說不出口,有可能是因為他缺乏這個詞匯,或者是各種方言的表達讓他感到困惑。這時候你可以用標準的普通話跟他說“我想要桃子”,然后鼓勵他重復一遍,他便學會下次該怎么說了。

  如果你還發現孩子發音上有較明顯方言口音,你應該及時而又耐心地糾正他,但千萬不要對孩子斥責或發脾氣哦。

  寶媽,你可以下載百度寶寶知道,它會在每個時期給你貼心的提醒的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120065.html

相關閱讀: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
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