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規則是幼兒主動探索的自身需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歷程看,規則是幼兒主動探索的自身需要。我們知道,當兒童渡過自主感心理危機(2-3歲),知道自己在這個家庭是受歡迎的,是可以“自主”采取一些行動的。此后,孩子便開始轉入主動探索的階段,要開始渡過他的主動感心理危機。

在進入主動感心理危機階段以后,孩子對社會和自然的現象更加好奇,探索的范圍更大,內容更為深刻。但是,這個時候的孩子仍然是孱弱的、無知的,他們的探索受到客觀事物的制約,也受到父母和成人的制約。他們的繼續探索和成長,仍然依賴于成人。

他們對父母(或成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叔叔阿姨等)的需要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寬容他們在探索過程中的失敗,不過分指責他的失誤。

二是指導他們的探索,幫助他了解社會和自然的事物,使他的探索能有所進展;當他的探索遇到危險或遭受挫折時,能夠退回父母身邊獲得安全的保障。

三是向他們介紹探索的邊界,以便知道自己在哪些范圍內探索是安全的,這包括,不會受到自然事物的傷害,如火、電、銳器、深坑等,也不會受到成人的指責,將探索活動限定在成人社會能夠容忍的范圍之內。

這一特征甚至保留到成年:當我們進入一間漆黑的屋子,其首要的動作是張開雙臂去尋找墻壁,這就是固定可以安全探索的邊界。

四是告訴他們,那些探索和行為是值得贊賞的,是父母鼓勵的,自己向那個方面的發展會讓自己信任的人高興。

由于第三個需要,孩子需要知道那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這在孩子的規則中一般用“不要”、“不能”、“不許”等語句表達。

由于第四個需要,孩子需要知道那些事情是應該做的,或者是必須做的。這在孩子的規則中,一般用“要”、“必須”、“這樣做真是好孩子”等語句表達。

當孩子知道了用“不要”、“不能”等語句表達的禁止性規則以后,他還可以知道,其它的事情都是可以做的。

由此可見,在幼兒時期形成規則,是符合幼兒心理發展需要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27233.html

相關閱讀: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
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