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幫你讀懂寶寶的話外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兩歲的寶貝開始支使人了,一會兒要做這個,一會兒要做那個。不讓做,他會鬧騰,忙不迭地做了,他依然這也不是,那也不是,仿佛存心為了和你做對似的,一副不把你折磨瘋誓不罷休的小模樣。

  你是不是恨得牙根兒癢癢,正想給他的小屁股蛋印上五個紅紅的手指印呢?寶貝究竟想要干什么?

  豆豆一直都是個很乖巧的小女孩,不過到她1歲5個月開始,這個乖巧的小女孩可就太讓父母頭痛了。她一會兒要這個,一會兒要那個,滿足她的要求吧,她偏偏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有時候急了就會大發脾氣。豆豆媽幾乎要被這個小家伙折磨瘋了。這天,用奶瓶給豆豆喂完奶,媽咪把奶藕放在茶幾上忙別的事情去了。媽咪剛一轉身,豆豆立刻哭鬧起來,指著自己的奶瓶一個勁地說:“奶瓶!”媽咪為她要奶瓶,就把奶瓶拿給她。可是豆豆又是搖頭又是擺手的,媽咪以為她不要奶瓶了,立刻把奶瓶放下,誰知豆豆更加煩躁地哭鬧起來。莫非她沒喝夠?媽咪剛拿起奶粉盒,想要再給她;中些奶粉,豆豆立刻又不高興地嚷嚷起來:“水水!”媽瞇松了一口氣…一一唉,原來她是要喝水。媽咪倒了些水在奶瓶里遞給豆豆,可是豆豆還是不斷地說著水,并且哭鬧起來。就這么折騰來折騰去的,媽咪始終沒有能夠了解和滿足豆豆的需求。而豆豆依舊反反復復指著奶瓶嚷嚷個不休。

  這個小東西,她究竟要干嘛呢?漸漸的,媽瞇沒有了耐心,豆豆也越來越煩躁,最終兩個人都大發其火,一時間,媽咪的呵斥聲,豆豆的哭鬧聲響成一片,好不熱鬧。

  毫無疑問,豆豆想要做的事情跟這個奶瓶有關系,可是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幸好保姆買菜回來,看到豆豆哭鬧,保姆立刻明白,原來她是想用水龍頭里的水把奶瓶洗干凈。直到保姆嘲來,這場風波才算就此平患。

  寶貝有哪些“話中話”

  很多父母可能都有與豆豆媽類似的經歷:一兩歲的寶貝喜歡提要求了。可是不管你是照著他的意思去做。還是違背他的意愿去做,他都會大發脾氣,讓人感到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是小家伙不講道理。故意跟父母做對嗎?當然不是!本質的原因不在寶貝不講道理,而在我們根本不懂寶貝表述自己的特別之處。正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他們語言能力發展的這些特別之處。才會導致我們所理解的與寶貝真正所要表達的意思相去甚遠。甚至出現南轅北轍的局面。通常。寶貝在表述自己的時候會有以下我們不太了解的特點:

  1、用一個事物指代某種因果關系

  一兩歲的寶貝提到某個事物,他想要表達的也許并不是這個詞表面要表達的含義,而是跟這個詞有著某種邏輯關系的另外的意思。

  朋友家有個快2歲的小男孩,叫天天。天天常常說的幾個詞有“門”、“樓梯”、“藥”,雖然是很簡單的幾個詞。但是他用這幾個詞表達的意思卻非常的豐富。不了解他的人是沒法理解他真正的需求的。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小男孩表達自己的方式。就會發現一兩歲寶貝表達自己思想的一些特別的邏輯:

  實例一:“門!”

  天天的“門”有很多的含義,第一是指真正意義上的門,二是指他被困在某個地方,他要找一個“門”出來,所以這個“門”還有“出口”和從什么地方“出來”的含義。

  實例二:“樓梯!”

  天天的“樓梯”第一層含義當然還是“樓梯”,第二層含義則是“高處”,第三層含義是“要爬高”,因為爬樓梯,人的空間位置就會提離,他就把“樓梯”這個詞跟一組有相關聯系的概念掛上鉤,因此,當他想要爬離,或者想要去夠放在離處的某個東西的時候,他也會說“樓梯”。

  實例三:“藥!”

  天天的“藥”字第一層含義是“吃藥”,第二層含義則是他有點不舒服。因為每次不舒服,他都會吃藥。他就會把身體的所有不舒服諸如痛、癢等都跟這個“藥”字聯系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25320.html

相關閱讀: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
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