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你家寶貝是易養型OR難養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齡前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分清寶寶的氣質與性格

  近期,某網站開展了聯合調查,你家寶貝是哪種氣質類型(易養型or難養型)?

  1、你的寶寶什么時候哭泣?

  A.只有在餓了、渴了等正常情況下才哭泣

  B.經?奁,但很容易哄

  C.很容易哭泣,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哄也不管用

  結論:易養型的寶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會在有需求的情況下用哭泣來引起家長的注意;難養型的寶寶反應比較無常,往往讓家長措手不及。

  2、你的寶寶吮手指么?

  A.偶爾吮手指,拿出來不鬧

  B.經常吮手指,而且拿出來就鬧

  C.從不吮手指

  結論:吮手指是寶寶探索世界的活動,是對情緒的積極處理方式,1歲之前沒有必要強烈干涉。但難養型的寶寶可能不喜歡或過于偏執于這個行為。

  3、你的寶寶會不會自己玩?

  A.可以自己玩一會,長時間不行

  B.可以很長時間不用陪,自己玩得很好

  C.必須得陪他,不陪就鬧

  結論:易養型的寶寶很擅長處理“一個人的時間”,他會想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充分發掘游戲的樂趣;難養型的寶寶比較黏人,較難脫離對家長的依賴。

  4、你的寶寶愛笑么?

  A.笑得很high,而且聲音很大

  B.笑但是很靦腆

  C.很少笑

  結論:愛笑表示寶寶很會將自己的內在情緒外化出來。易養型的寶寶很善于笑,很容易被逗笑;難養型的寶寶則不善表達內在情緒,感覺有點“冷”。

  5、你的寶寶膽子大么?

  A.一般,有些東西會讓他害怕

  B.很大,遇到陌生人也從容應對

  C.很小,總被一些東西嚇哭

  結論:到了一定年齡,寶寶會對外界產生恐懼感。易養型的寶寶能克服陌生感,關注有意思的事情;難養型的寶寶防衛心較強,不敢嘗試新鮮事物。


  我們在早教方面往往更注重智力開發、行為習慣、性格塑造方面的培養,卻很少會注意寶寶本身的個體差異。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除了身體方面,便是心理方面,包括性格、能力與氣質。性格與能力的培養屬于后天教育與環境的產物,而氣質則是基于遺傳的先天因素了。亞里士多德相信寶寶生下來就是張白紙。其實,“白紙”也不盡相同。“天生的氣質類型決定教養方式”,氣質是心理特征,也是生理特征,它是人的天生特性,了解寶寶應該從氣質開始。

  看看媽媽怎么說:

  “我覺得羲羲是‘難養型’的,因為跟別的寶寶相比,他比較難照顧:睡覺的質量差,容易醒;吃奶不是很專心,要哄著吃;還經常拉稀便。我要比別的媽媽花更多時間和心思來照顧他,而且還老擔憂寶寶的成長會落后。”

  ——羲羲媽媽

  “我家豪仔是混合型的,‘難養’的是寶寶的淘氣,脾氣犟、特愛黏媽媽;‘易養’的表現是啥都愛吃,哭了很容易哄,而且很愛笑。無論他是哪個類型,我都不會覺得不幸,寶寶是天賜的禮物,需要我們好好呵護,陪伴成長。”

  ——家豪媽媽

  “我覺得誠成是‘易養型’,他的生活很有規律,我不用太辛苦,對他的各項發育指標也不用太擔心。到目前為止,很少生病。他也不愛哭,哭了之后一個擁抱就能哄好。我這個菜鳥媽媽遇到這樣的誠寶真是很幸運。”

  ——誠成媽媽
------------------------------------------------------------------------
  搖籃網育兒問答:

  搖籃網友水蜜小桃問:什么樣的寶寶算是好帶的寶寶?

  搖籃網特聘專家王慶陽(向他提問)解答:所謂好帶的寶寶,主要是考慮寶寶比較安穩聽話,不經常哭鬧。身體健康不易生病的寶寶。不過這些特點與媽媽是否細心或有耐心也有很大關系的,所以說寶寶好帶與否,并不完全取決于寶寶的特點。還需要年輕媽媽多付出心血照看好...>>查看全文

  推薦閱讀:

  寶寶氣質決定教養方式

  導讀:你家的寶寶愛哭嗎?你家的寶寶好動嗎?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先天氣質,不同氣質的寶寶,需要有不同的教養方式,只要父母和寶寶取得平衡點,你會發現,寶寶的獨一無二,會讓你每時每刻都充滿感動喔!

  不同氣質寶寶的個性養育方案

  導讀:別以為小寶寶沒有脾氣,沒有性格,只要吃飽穿暖,就萬事大吉。其實小寶寶跟成人一樣,也有不同的氣質,不同的性格。對待不同氣質的寶寶,新手爸媽要采取不同的養育法,這不但有利于氣質寶寶的培養,也會糾正寶寶性格中的缺陷,為將來寶寶培養健全的性格打下基礎。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寶寶“難養”要看氣質選方法

  寶寶表現大不同

  易養型寶寶

  他會因為饑餓、口渴或大小便而哭泣,滿足后很快停止哭泣;也會存在不明狀況的哭鬧,但哄一會兒就好。

  他會喜歡吮手指,無論你在不在他的身邊,都是一樣。但如果你把他的手指拿出來,他也不會太生氣。

  當你暫時沒有時間近距離陪伴他的時候,他通?梢宰约和嬉粫䞍,而且玩得挺開心。

  他愛笑,可能在1、2個月大小的時候就已經學會笑了,常常被你逗得大笑;有時,他也會因為想到了好玩的東東而自己樂呵。

  他膽子不小,不會因為遇到陌生人與陌生環境而大哭大鬧,但遇到奇怪的聲音或圖像也會哭紅鼻子,這時只要你抱一抱、哄一哄很快又沒事了。

  難養型寶寶

  他經常在不明狀況的條件下哭鬧,而且哄了好久也不管用。

  他不喜歡吮手指,或吮手指時過于專注,當被打斷時,他會大哭大鬧。

  非常需要陪伴,并且需要你寸步不離地陪著他。

  他不愛笑,笑的時候也非常靦腆。

  他膽子很小,總會因為一些不值得害怕的事情而感到恐懼。

  易養型寶寶往往具有較強的企圖心,而難養型寶寶往往具有較強的防衛心;易養型寶寶會主動去爭取別人的評價或獎勵,會更容易迎合他人的要求與心情。

  企圖心和防衛心,難養易養的真相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經將人分為多血質、黏液質、膽汁質與抑郁質四種類型。簡單地形容一下:孫悟空是多血質,劉備是黏液質,李逵是膽汁質,林黛玉是抑郁質。內向與外向并不是寶寶難養與易養的原因。真正原因是寶寶們會有兩種不同的氣質傾向——企圖心(多血質與黏液質)與防衛心(膽汁質與抑郁質)。

  ●企圖心強(易養型)的寶寶會把視野放在外面世界多血質寶寶在乎家長的評價,希望得到獎勵與關注,總是通過自己的行為滿足外界的要求;黏液質寶寶不在乎外界評價,但是他們有很強的自身約束性,他們的行動較慢,那是因為他們在收集來自外界多角度的信息,并從中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梢哉f,多血質寶寶與黏液質寶寶有一個共性,即他們在與周圍環境接觸時,處理方式是靈活多變的,換句話說,他們不排斥教育與管理。

  ●防衛心傾向(難養型)的寶寶更關注內心感受這類寶寶較為缺乏安全感,他們更多關注自己的感受,并經常用自己的感受與外界要求進行比較,這樣以來他們的情緒比較容易發怒或低落。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膽汁質寶寶與抑郁質寶寶的區別。膽汁質寶寶對于任何刺激都會很快做出反應,他們易怒而且會大吼大叫;抑郁質寶寶反應比較遲鈍,會糾結一個問題而百思不得其解,他們易感傷,而且久久不能平復。>>搖媽發貼:大家都來說說,寶寶哪個階段最難帶呢?

  搖籃網育兒問答:

  搖籃網友開始懂了A問:教育小孩可真難啊,總是情不自禁地缺少耐心,缺少恒心!

  搖籃網特聘專家馬蘭花解答:首先媽媽的情緒狀態很重要,一定要耐心,學會等。另外,可以帶寶寶接觸大自然,在更多的人際環境里玩之外,最重要的,是媽媽幫助寶寶發現寶寶的興趣或特長所在,讓寶寶的自信有所依賴的根,從這個特長開始,慢慢找回寶寶的自信,再把這種自信遷移到人際環境和游戲中去,寶寶在自己的興趣和自信中感知到人際交往的力量,那么就容易融入更大的空間去了...>>查看全文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男孩和女孩 誰更難養?

  找對方法,難養型不難養

  作為易養型寶寶的家長,我們可能會比較輕松,因為寶寶會比較配合我們的教育,但作為難養型寶寶的家長也不要灰心。難養型寶寶雖然“難養”,但并不代表“不好”,事實證明,不同的氣質類型,會更容易造就不同類型的人才。多血質寶寶容易成為演員、教師或培訓師,黏液質寶寶更容易成為政治家或管理人才,膽汁質寶寶容易成為外交家或商業大亨,抑郁質寶寶則適合做將來的藝術家。關鍵是我們要深入了解不同寶寶的個性心理,找到適合他們成長的道路。

  ●膽汁質寶寶最需要的是自由與溝通

  有趣的是,膽汁質寶寶最喜歡的應該是親子運動,所以我們應該把他的時間一分為二:一部分時間用來開展親子互動,恰好0~3歲是進行感統訓練的正確時間,我們就邊進行豐富的感統訓練,邊和他進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收獲。

  另一部分時間要留給他自己,膽汁質寶寶很善于交友,似乎天生就是“孩子王”。鼓勵膽汁質寶寶接觸不同的小孩子,你會發現他非常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的過程就是學的過程,不要忽視這一點哦!等到大一些,我們就可以與他進行深入的交流,如“你們誰踢球最棒,為啥呢?”“你們是怎么贏得比賽的?”難養型寶寶的特點就是對于愛的需要比較濃烈,我們要表現得對他感興趣的事情很感興趣,這一點非常關鍵。

  ●抑郁質寶寶最需要的是歸屬感

  在他看來,歸屬感就是安全感。對于抑郁質寶寶來說,各種來自外部的信息或刺激都是復雜的,其實是他自己想得太復雜了!如何才能卸下他的包袱呢?讓抑郁質寶寶覺得他是家庭中的一員,他的存在對于父母非常有價值,而父母是他強有力的后盾。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用陪伴作為獎勵

  用盡可能多的時間陪他,你在身邊的時候,對于他自信心與安全感的建立最為有效。對于抑郁質寶寶來說,陪伴就是最好的獎勵。但值得注意的是,首先,一定要說明為什么要陪伴他,鼓勵他的好習慣、好行為的形成。其次,別以“不陪伴”來要挾。正確的說法是“這次你做得很好,媽媽要多陪陪你”;錯誤的說法是“你要不這么做,我以后就不陪你”。有時候家長想表達的情感內容是一樣的,但方式方法稍有欠缺,結果卻大相徑庭。

  強化家庭意識

  對外介紹時,要強調這是“我的閨女”或“我的兒子”。這樣做是一種積極暗示,對于抑郁質寶寶形成家庭意識非常有效。

  感統訓練

  抑郁質寶寶其實也蠻可愛,只要和他在一起,干什么都行!那不妨趁著0~3歲的時間,做好視覺、聽覺、本體覺、觸覺、平衡覺的感統訓練(尤其是觸覺訓練),這對于抑郁質寶寶一生的健康發展大有裨益。

  推薦閱讀:

  不同氣質的寶寶準備不同玩具

  導讀:具有較強人際交往智能的寶寶是具有社交天賦的寶寶,最喜歡的玩具往往是那些可以滿足他們內心對于領導權力的渴望,或是抒發關愛的玩具。

  用天然的方式培養氣質寶寶

  導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氣質。所謂氣質,就是人對自身體內或體外的各種刺激的反應方式。有些年輕父母總是喜歡在心中塑造一個“理想的孩子”。
12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33154.html

相關閱讀:幼兒閱讀內容應簡潔淺白
孩子學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我家有個乖苗苗
幼兒學國學要“學之有道”
家有男孩,如何養更出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