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兒童心理特征決定孩子破壞行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齡前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人產生破壞行為的動力來自于:
  1、童心特征(好奇、好動、好問、好探索)
  2、發泄心態(負面情緒積壓到一定的程度)孩子是“學習的天才”,是由孩子的童心特征所決定的。當一個人失去了童心特征時,他也就失去了創造力。當一個孩子失去了童心特征時,一個學習天才、一個智慧大師、一匹千里馬也就消失了。

  ·人生不同時期的‘破壞行為’

  1、0~3歲孩子的破壞行為:幾乎都是由“童心特征”所決定的。

  2、4~7歲孩子的破壞行為:大部分還是由“童心特征”所決定的。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發泄心態”已產生,家長們要特別注意。

  3、成人的破壞行為:幾乎都是由“發泄心態”所決定的。今天,只講孩子的破壞行為。

  父母應如何看待孩子的破壞行為?

  只要孩子的行為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即使是破壞行為,也勞請各位家長們:不要去阻止!

  1、不傷害自己

  2、不傷害別人

  3、不破壞環境(亂涂、亂丟、亂摘)

  孩子的破壞行為最常見的就是:損壞玩具。父母給孩子買玩具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用玩具來啟發孩子的智慧嗎?玩玩具,孩子是天才,不用父母去教的。讓孩子自己去探索“怎么玩”,而不是按照說明書所講去玩。

  想讓您的孩子成為學習的天才、智慧大師、千里馬嗎?正確地看待孩子的破壞行為是關鍵。最大限度地去發揮一個人潛能的方法是:長期讓他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學習英語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有人問李嘉誠“您是美國哈佛大學畢業的嗎?”李嘉誠說:“不是”,“哪您一定是英國劍橋大學畢業的了?”李嘉誠說:“也不是”,“哪您從什么地方學會了這么流利的英語呢?”李嘉誠說:“其實,很簡單,我每天花15分鐘的時間學習英語,已堅持了58年”。這就是李嘉誠所說的“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的核心理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76873.html

相關閱讀:幼兒閱讀內容應簡潔淺白
幼兒學國學要“學之有道”
家有男孩,如何養更出色?
孩子學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我家有個乖苗苗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