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八成家長贊成孩子學國學
幼兒園的小朋友周州說:“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背《三字經》、唐詩。”他的爸爸說:“國學經典對孩子的影響是難以言喻的,就像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所以,我非常支持孩子學習經典國學。”
事實上,像周先生這樣支持孩子學習經典國學的家長并不占少數。調查顯示,有78%的家長表示,有機會的話就會讓孩子接觸、學習一些經典國學。另外,有12%的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正在學習經典國學。
家長們贊同孩子學習國學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納為兩點:首先通過誦讀經典,能夠讓孩子了解、學習中華民族幾千年沉淀出來的傳統美德,讓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言行有一個道德標準;其次,讀經能夠促進孩子識字,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初衷
九成家長讓孩子“學做人”
目前,各式各樣的培訓班、補習班幾乎遍布了中國的每一個城市,年輕的父母們不停地讓自己的孩子接受諸如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等基礎性或實用性課程的補習,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能具備各方面的知識。
“因為現在孩子還小,所以對于別的方面我們都還沒有做太多的打算,只是希望孩子能夠懂得一些做人的禮數和道理,具備良好的品德。”調查中,86%的家長表示,在孩子的學前教育中,最看中的是孩子性格、品格的形成,只有10%的家長單純看中知識的灌輸。在《三字經》、《弟子規》中,蘊涵不少很好的思想,譬如仁、義、禮、智、信,學習這些思想對于孩子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
爭議
幼兒學國學是否要先“會意”
就在孩子們熱學國學經典的同時,問題也隨之出現了。眾所周知,學齡前的兒童識字量有限,也就是說他們在誦讀一些國學經典的時候,只會背,不會寫,也不會認字,甚至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調查中,20%的家長認為讀經和識字之間沒有什么關系,30%的家長認為讀經能促進識字,另外,有26%的家長認為先識字對讀經有幫助。那么,孩子不識字,他們能明白國學經典的精髓嗎?
“不需要理解,吟詠即可,功在潛移默化。”國學啟蒙專家認為,及早讓兒童誦讀經典,就是趁他心靈最純凈、記憶力最好的時期,讓他們接觸最具智慧和價值的作品。而誦讀就是要讓經典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不斷反芻、發酵。“前輩們已經為這種方法‘驗明正身’,證實其是奠定一生都受益無窮的語言文字功底和思維能力的潛移默化的好方式。”
同時,國學啟蒙專家指出,家長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小情節,深入淺出地引導孩子去理解國學經典中所蘊涵的深刻含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66576.html
相關閱讀:家有男孩,如何養更出色?
孩子學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我家有個乖苗苗
幼兒閱讀內容應簡潔淺白
幼兒學國學要“學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