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陳先生第一次帶著剛滿2歲的兒子果果做了微量元素檢測,檢測的結果說,果果缺鋅。“果果的各項發育指標都很正常,身體也很健康,那還要不要給果果補鋅呢?”陳先生很糾結。
和陳先生一樣糾結的,還有三歲半男孩黑黑的媽媽林女士:“我從來沒帶黑黑去檢測過微量元素,可聽很多人說,每年給孩子做一次檢測很有必要,我好幾個同事的孩子就都有去測,我也想給黑黑測一下。”
那么,微量元素檢測到底有沒有臨床意義?家長們又該如何看待微量元素檢測呢?記者在東快親子QQ群中,與一群爸爸媽媽探討完這些問題后,采訪了福建中醫藥大學講師、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體檢中心營養師、中醫師林雅,家長們趕緊來圍觀吧。
Q1
要不要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測?
東快親子QQ群中,有些媽媽認為寶寶的微量元素檢測是醫院掙錢的一種手段,沒必要做。有些媽媽則認為,按照醫生的要求給寶寶檢查比較好,這樣才能知道寶寶的健康狀況。那么到底是做還是不做?如果做了,又該如何看待檢查結果呢?
專家表示
檢測結果只作參考,同時還要結合臨床癥狀
林雅說,微量元素檢測只是一種篩查手段,檢測結果并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只能是一個參考。因為孩子體內的微量元素含量是一個動態水平,需要結合臨床癥狀才能作出診斷,不能簡單地看檢測報告單上的數值就作判斷。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被檢測者近一兩天的飲食狀況也會影響到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而包括檢測設備、操作人員水平等在內的因素也會影響其結果。
比如說,家長看到鈣這一項的檢查值比標準低,就判斷寶寶缺鈣了,這是不對的。這一項檢查是診斷缺鈣的充分條件卻不是必要條件。醫生在判斷孩子是否缺鈣時還會考慮諸多臨床癥狀,如夜間愛哭吵、多汗、睡眠不好、枕禿等,如果血鈣值低于標準,同時又出現以上癥狀,才能診斷孩子缺鈣。
林雅介紹,目前有兩種檢測方法:頭發檢測和血液檢測。由于頭發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受頭發清潔程度、發質、個體生長發育程度和環境污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能很好地反映兒童微量元素狀況。所以,一般不提倡給孩子做頭發檢測。而血液檢測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通過在孩子手指上取一滴血,可以檢測出其中的銅、鋅、鈣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但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微量元素正常值范圍。因此,通常的血液檢查結果,也只能作為參考。
Q2
什么情況下寶寶需要檢測微量元素?
寶寶食欲不佳、愛哭鬧、頭發稀疏、出牙晚……這些問題讓家長們很是揪心。有的家長將這些表現歸因于微量元素缺乏,不停地對癥“進補”,這個做法對嗎?什么情況下寶寶需要檢測微量元素?
專家表示
出現生長發育落后、消瘦等癥狀及時找醫生
林雅介紹,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缺乏,會造成特殊的生化紊亂、病理變化及疾病。相反,任何一種微量元素,過量時就會引起毒副作用,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誘發腫瘤。因此,微量元素多與缺對人體都是有害的。
很多家長在聽說孩子微量元素不足后,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給孩子拼命補。林雅表示,這種做法不對,不但可能無法吸收,還容易出現各種微量元素間的相互抵抗問題。
其實在孩子生長的過程中,微量元素不是唯一影響孩子身體的因素,請不要過于看重微量元素起到的作用,也不要把孩子身上的所有問題歸結為微量元素不足而進行自行補充。
對于身體健康的孩子,沒必要給他們補這個補那個,只要保證“自然食物、均衡膳食”就可以了。
寶寶啥時要檢測微量元素?林雅說,當孩子有生長發育落后、消瘦、胃口差、膳食結構不合理、經常偏食、挑食,有的反復發生口腔潰瘍,還有智力發育落后、不規則脫發,口周、肢端及生殖器部位皮膚發炎并難以治愈等問題時,可以帶孩子去醫院咨詢,在醫生的建議下檢測一些微量元素,如鐵、鋅等。
Q3
寶寶缺某種微量元素怎么補?
有家長問,微量元素檢測后,發現寶寶缺少某種微量元素,該怎么補?更多的家長在咨詢,市面上銷售的補鋅、補鈣等補充微量元素的產品可以隨便買來吃嗎?
專家表示
食用富含某些微量元素的天然食品是最佳選擇
林雅說,如果孩子真的缺營養,應嚴格按照醫囑去補充,不要自己隨便買保健品或者藥品補充。因為盲目“進補”可能會造成不良后果。一般來說,鋅過量會導致孩子胃腸道不適、惡心、嘔吐;維生素D和鈣過量會導致高鈣血癥、臟器組織鈣化;維生素A過量會導致精神萎靡、嘔吐,嚴重時甚至還會出現顱內壓過高,昏迷等癥狀。
家長要想安全地給孩子“進補”,可以根據診斷得出的微量元素缺乏情況,有選擇性地讓孩子食用富含某些微量元素的天然食品。
具體包括:鋅:在蠔、海參、瘦肉、動物肝臟、蛋類、魚類、花生、核桃、大白菜、蘑菇、蘿卜、板栗、土豆、茄子等食品中含量豐富。
鐵:在雞蛋、動物肝臟、瘦肉、雞肉、蝦子、動物血液、核桃、大豆、黑豆、芝麻、桂圓肉、南瓜子、馬蹄、黃花菜、木耳、蘑菇等食品中含量豐富。
鈣:在乳類、大豆及其制品、蝦皮、銀魚仔、海帶、紫菜、芝麻等食品中含量豐富。
碘:在碘鹽、海帶、紫菜、貝殼以及海產類等食品中含量豐富。
銅:在蠔、羊肝、豬肝、蟹肉、茶、松子、芝麻、花生、栗子、大豆及其制品、綠豆、紫菜、蘑菇、香菇、葡萄、香蕉等食品中含量豐富。
鎂:在綠色蔬菜中含量豐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59238.html
相關閱讀:盛夏季節 預防寶寶中暑吃什么好?
如何緩解寶寶打針的疼痛
春節幼兒安全健康問題早知道
寶寶鼻塞打噴嚏 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了
春季補鈣 謹防寶寶 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