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父母教寶寶學英語的誤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齡前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有些英語好的父母很想在家里幫助孩子更快更好地學英語,但是要提醒父母,你們不是專業老師,有些問題可要注意!

  不要錯過孩子學習英語的好時期

  朱敏(北京21世紀雙語幼兒園園長)

  從兒童生理發育角度講,0—6歲是發展的敏感時期:0—2歲是孩子最活躍的發育;2—4歲是模仿能力最強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為孩子提供純正的語音語調,孩子最能模仿,學得也最快;3—6歲的孩子記憶力出奇的好,為語言的最佳學習時期。尤其3歲以前,發音器官靈活性、彈性很強,在多種語言刺激下,更可得到提高。一方面,高頻率的發音訓練可以提高孩子發音器官的靈活性,而發音活動刺激孩子的腦細胞活動,腦細胞控制語言器官的神經受刺激,反過來刺激發音器官。新加坡、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孩子們從嬰兒期就開始進行雙語教育,因而學習英語不一定要基本掌握母語之后才進行。

  學習在任何年齡段都不會是錯誤的,創設一種語言環境,讓孩子在游戲中,有興趣地學習,這種學習就是主動的、自然而然的、有效的。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是建議讓孩子稍稍感到一定的壓力,并提供一定的正面刺激。

  不要在家里生搬硬套學校式英語教學

  仇劍虹、唐亮(宋慶齡幼兒園雙語教師)

  有些年輕的父母英語發音準確,想自己在家里教孩子學英語,但是提醒父母千萬不要把自己當年上學老師教自己的那一套方法搬到孩子身上。正襟危坐地拿著字母表或者單詞表,有板有眼地教孩子“蘋果念apple,筆念pen”,用中文做中介教孩子學英語,非常不妥。這樣學就會使孩子看到筆和蘋果以后,大腦里先出現漢語信息,再通過漢語轉換到英語。要教孩子學會用這個詞,不只是背這個詞,這樣孩子看到一個事物才會對它有直覺反應。當然,教孩子們學的都是日常用語。

  在家里,英語發音標準、語法過關的家長不妨采用幼兒園老師的方法:手上拿著一個蘋果,直接教孩子發“apple”。接下來用不同的形式不斷進行重復。在孩子吃水果時,要求孩子從很多種水果中挑出“apple”;外出散步,和孩子做游戲時,隨機性地重復這個單詞。再比如隨手拿起一支筆,對著牙牙學語的小孩子:“pen”。以后就拿著這支筆,教孩子發“pen”這個音,不要任何的中文提示。

  這其實是在給孩子提供一個學習英語的情境,用學習母語的方式來教孩子學英語。雖然英語與一個一個的漢語單詞都有相對應的單詞。但學齡前的孩子并不適用這種互相對應的記憶方法。要知道英語也是一門語言,不是課程。情境化教學會讓孩子在心理上比較愿意接受,適宜3-6歲年齡段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卻很容易接受環境的刺激。在反復刺激下,孩子們會自然而然地將生活經驗轉化為學習經驗。

  情境是需要有心的父母設計出來的。就像幼兒園的老師,她們除了每天固定的半個小時的英語教學外,更多的是隨機即興化的教學,有些老師會隨時趁著孩子們飯前準備洗手的時機,來一句英語:“Thekidinblue,pleasegofirst。”老師在暗暗強調blue這個詞。她們還會結合自己的特長,比如采用牛津英語教育方法,即閱讀法給孩子講故事,或者做游戲,或者制作小禮物,或者用軟件等等。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從一草一木中啟發孩子們回憶課上學過的東西,用自己的智慧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

  不要覺得信息多的英文書就好

  朱敏

  我們幼兒園實行寄宿制,幼兒園老師們便代替父母同孩子一起看“BigBook”。所謂“BigBook”,即一些畫幅大而畫面生動、故事簡單、句型簡單且不斷重復的圖畫書。經過長期探索,幼兒園的專家認為這一種是最適合早期幼兒學習英語的教材。比如一本“BigBook”《AVeryHungryCaterpillar》,故事開端出場的就是一只很餓的毛毛蟲,于是它開始大吃水果,“Monday”吃“Apple”,接著“Tuesday”吃“Orange”,這樣一直吃到星期天,“Caterpillar”終于變成了一只“beautifulbutterfly”。孩子們也興奮地跟著“Caterpillar”吃“fruit”。結果一個星期下來,孩子們不僅會說很常用的水果單詞和日期用語,還會講一個毛毛蟲變成漂亮蝴蝶的故事。

  父母們為孩子選擇英語教材時,總覺得那種文字多、句型復雜、信息量大的書好,圖書發行商們也就多賣這種書。而我們幼兒園用的教材,絕大部分都是老師們從國外挑選來的,很多書一頁就一行字,也有整本書就一種句型,只是在個別詞語上有所變化。我們建議家長們給孩子挑那種畫幅大、畫面生動、故事簡單、句型簡單且不斷重復的那種英文書。英語發音純正、語法準確的父母,跟孩子在家里一起看書效果會更好。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還有助于建立親子間的依戀關系,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不要忘了教英語也需要策略

  朱敏

  其實無論是想把孩子送進幼兒園還是想在家里自己執教,學習英語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和一個好老師。

  很多英語專業畢業、在英語發音和語法上非常出色的人,卻做不了好老師。什么原因呢?因為教英語的方法最后都歸結到教育方式上,采用正確的引導方式很重要,否則會適得其反。做幼兒園的英語老師同樣也需要資格認證的。雖然在有些情況下希望孩子學到更多東西的想法很好,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這得不償失。例如,孩子學過的單詞不會發音,老師自以為懲罰分明會激勵孩子的學習興趣,對小朋友說:“對不起,你今天表現不好,這個小紅花不是你的!”受批評的孩子眼圈紅紅的,可是老師還是把這個小紅花獎給發音發得好的小朋友,這樣孩子自尊心很容易受到損傷。父母們最好給孩子反復積極的刺激,對孩子的鼓勵多多益善。比如,“寶寶這個單詞發音怎么沒有發好呀,再來重新學一遍!”就會比上一種效果好。與其在批評中、在不斷挫折中讓孩子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還不如干脆不讓孩子接觸英語學習。興趣一旦失去,重找回來往往很難。

  一旦孩子對學習英語有濃厚的興趣,父母們就要注意了:

  首先,持之以恒,千萬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更不要在學習時沒有計劃,學習起來今天一個“hello”明天一個“banana”,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想起來教幾句就教幾句。

  其次,增加學習英語的頻率和強度。一個星期只集中精力學一次,往往沒有什么效果。如果孩子有興趣學,或者送雙語幼兒園,或者去興趣班,或者找一個專業老師長期進行強化教育。

  父母在家里教孩子英語應避免的誤區:

  (1)發音不準。最終需要長大后花成倍的時間去糾正。

 。2)詞義比較偏。

 。3)沒有掌握教學策略。沒有設計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造成孩子學習事半功倍,半途而廢,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甚至厭倦學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67671.html

相關閱讀:我家有個乖苗苗
幼兒學國學要“學之有道”
孩子學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幼兒閱讀內容應簡潔淺白
家有男孩,如何養更出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