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兒燙傷的應急辦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言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燙傷是小兒時期的多發病,尤其以1~3歲最多見。到了夏季小兒穿得少,外露部位多,所以夏季又是小兒燙傷的高發季節,加上小兒生理發育不成熟,燙傷后,耐受性差,極易出現休克和敗血癥。  燙傷還會給患兒留下可怕的后遺癥,如手指不能伸直,腳不能行走,膝肘等關節不能伸直及五官變形等,造成孩子終身心身障礙。所以,在家中若能及時處理并防患于未然,就可能避免以上種種可怕的后果。

  緊急處理方法

  在寶寶被熱液燙傷后,家長要立即輕輕地脫去被熱液浸透的衣服,或是用剪刀剪開覆蓋在燙傷處的衣服、鞋襪等。如果衣服和皮膚粘在一起時,先將未粘著的衣褲剪去,粘著的部位不可用力拉脫,以免加重局部的創傷面積,待去醫院處理。

  如果手足部位燙傷,應立即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并浸泡在冷開水或干凈涼水中30分鐘,可減輕水腫和疼痛。水溫越低越好,但不能低于-6℃。如果是臉或額部燙傷,不能用涼水沖洗,可以用幾條毛巾輪流進行濕敷。

  不要在沖洗后的創面上自涂一些藥物和食品,如醬油、面醬、香油、小蘇打等,這些做法會污染創面,造成感染。也不要在創面上涂紫藥水或紅汞,其實這樣做不但起不到作用,還會遮蓋創面,為診斷帶來麻煩,而且較大面積涂紅汞會引起汞中毒。不嚴重的I 度燙傷可在家中處理,對于發生在四肢和軀干上的創面,可涂上紫草油或燙傷藥膏,外用紗布包扎即可。

  如果傷面上出現了水皰,決不要自行將水皰弄破,以免造成感染。較大的水皰或水皰已破,應到醫院消毒處理。

  燙傷面積在5%以上的嚴重燙傷小兒,在送往醫院途中應取平臥位,不要直立抱著,可以給患兒喝些淡鹽水,防止脫水。

  燙傷后,患兒的飲食應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好。對于民間認為不可食的“發物”,如蝦、魚、蔥、姜、蒜等,不在禁忌之列。

  炎熱夏季,患兒的室內要保持干凈、通風,溫度不要太高,可采用空調、電扇降溫,有利于燙傷面的愈合。

  幾項預防措施

  給寶寶洗澡時,應在浴盆中先放冷水,再放入熱水,并用手先試一下溫度是否適宜,再將寶寶放入浴盆中。

  不要將熱水瓶、電飯鍋、火鍋、熱茶壺和水杯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也不要在熱容器的臺面上放臺布,因為會走路的寶寶喜歡拉臺布,會將熱液從頭頂潑下,造成燙傷。

  不要留寶寶單獨在屋內。大人在家端熱湯或熱水時,要大聲告訴小兒不要靠近,以免撞翻。

  給寶寶喝開水、熱牛奶時,待溫度適宜后再喝。

  小貼士

  如何判斷燙傷面積和程度

  ·估計燙傷面積可用被燙傷小兒的手掌大小來估計,即把5個手指并攏時,小兒的手掌面積大小約為全身體表面積的1%,由此可判斷出燙傷面積。

  ·判斷燙傷程度當受傷的皮膚僅有紅、腫、熱、痛,而無水皰出現,表面干燥,為I 度燙傷,不會留下瘢痕;如果受傷部位有較大的水皰,伴有明顯的紅、腫、痛,為淺II度燙傷,痊愈后不留瘢痕,但有色素沉著;如燙傷面皮膚痛覺遲純,水皰多而小,皮膚微紅,彈性差為深II 度燙傷,痊愈后會留下瘢痕。

  ·注意患兒如有發燒、局部疼痛加重,創面有膿性分泌物,說明已有感染,應立即到醫院處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79629.html

相關閱讀: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
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