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黑暗童話”適合孩子嗎?或會對兒童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安徒生的童話總是如此的美好,丑小鴨最終也變成了白天鵝,但是《一只丑小鴨的悲劇》這個故事最近在網上走紅,究竟這樣的“黑暗童話”是兒童不宜還是對孩子的現實教育?

  “黑暗童話”:兒童不宜還是現實教育?

  在安徒生的童話中,丑小鴨最終變成了白天鵝,然而,近日,微博網友“lemurben”披露的一則丑小鴨故事,卻并非如此。

  這個名為《一只丑小鴨的悲劇》的故事,主要內容為:小鴨子聽完鴨博士講述的丑小鴨變白天鵝的童話后,堅信自己是天鵝,然而媽媽卻告訴它只是一只鴨子。小鴨于是離家出走,不料被一名婦人捉到,被做成一盤烤鴨。

  “小鴨瘋一樣地掙扎,還狂喊著自己是天鵝。婦人什么也聽不懂,只是用力按住它,終于把它宰了。”童話結尾,如此殘忍地描述。

  短短幾天,這則故事在微博上被轉發1.5萬多次,被網友稱為“黑暗童話”。

  據百度“百科詞條”,“黑暗童話”為童話的另一面,它相比于傳統的童話要更加現實,在某些時候會讓人覺得恐怖。

  抽樣調查,低齡兒童無法接受故事的悲慘結局

  記者近日走訪福州各大書店發現,這則故事被收錄在朝華出版社的《中國經典童話》中,而網友“lemurben”告訴記者,他是在一本名為《快樂寶貝枕邊好故事:啟迪小故事》的書里發現這個故事的。

  “這故事最大的問題是扼殺夢想。”“lemurben”如是說。

  這樣的“黑暗童話”,孩子們讀完反應如何呢?

  記者打印出《一只丑小鴨的悲劇》,先后對幼兒園至初一階段的10名兒童進行抽樣調查,男、女各5名。低齡的4名女孩和3名男孩接受不了這個故事,而略大一點的1名女孩和2名男孩表示,挺有新意,最大感受是不能離家出走。

  5歲的幼兒園大班女孩林軒雨說:“這個故事不好聽,不是童話嗎?怎么會這樣?”6歲大班女孩小練說:“我喜歡安徒生的丑小鴨,因為一路上遇到的人和動物都很善良,不喜歡這個,太殘忍了。”

  8歲的一年級男生王小樂說:“出門為什么不跟媽媽說呢?變成烤鴨的結局,說明離家出走是不對的。”13歲的初一男生陳燁聽完故事后,將一段感想寫進一則作文:“童話中的丑小鴨最后變成天鵝,而小鴨的悲劇讓我們看到世界黑暗的一面,讓我們不要動不動就覺得自己是個英雄,其實只是最平凡的一個生物。”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92246.html

相關閱讀: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
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