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過度的縱容和溺愛是培養了孩子驕奢專橫的個性。但是,孟老師,應該怎么引導孩子的這種對物質的攀比心理呢?怎樣才能建立孩子正確的自信呢?這方面的知識我很匱乏,期待孟老師的指導。
聆聽朋友你好:
物質攀比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不妨從兩個角度看。
第一、價值觀
孩子們攀比心理必然緣自大人,而大人的攀比則很大程度上與社會潮流有關。想象中國的五十年代,大家曾經以貧下中農為榮,就明白現在的商品社會的商業文化中的拜金意識對大眾的左右了。所以,要做到讓孩子沒有攀比心理,必須建立他們獨立的價值觀。比如:物質僅僅是滿足生活的需要,物質的優越在精神優越面前是不足掛齒的,每個人應該以自我完善、自我進步為追求。校園里,最受歡迎的孩子,不是最富有的,而是個性完整、有所追求、與人為善的孩子。當然,價值觀傳遞的前提,就是我們自己就要有一個明確而堅定的價值觀。
第二、自尊心
自尊心和虛榮心有很多微妙的關系,沒有自尊就沒有虛榮,沒有自卑,就不必虛榮。如果自尊心不恰當的建立在比別人優越的追求上,自然就會攀比,如果自尊心建立在自我認同和自我提升上,人就不在乎和別人比起來怎么樣。真正的高貴不是比別人優越,而是由于過去的自己。關于這個方面我寫過一篇專門的文章叫“不僅是虛榮”,下面是鏈接,可供參考。
孟遷:勞動部高級育嬰師資培訓師 中國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95618.html
相關閱讀: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