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你知道孩子是怎么“看”的(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4.寶寶快3歲了,在父母的幫助下已經能區別基本的黑、白、紅、黃、藍、綠等色,非常可愛。這一天媽媽問他:你的男的,還是女的?
他答:我是綠的,媽媽是藍的。
原來正好寶寶穿了一身綠色的運動服,媽媽則穿著藍牛仔。你認為寶寶這樣說,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A.寶寶沒有聽清楚
B.對性別無知,混淆了“男-藍”、“女-綠”
C.寶寶逗媽媽開心
D.寶寶巧妙地回答了問題,因為他認為穿綠的就是男的,穿藍的就是女的

答案:B。對于寶寶來說,平時接觸更多的可能是“你是小姑娘,還是小弟弟”,或者“你是男娃,還是女娃”,所以還沒有“男”、“女”這樣抽象概括的詞匯。但從寶寶的回答中,我們分明可以知道寶寶已經有了基本的顏色概念,所以與其硬要讓寶寶記。骸澳闶悄械,媽媽是女的”這樣的知識,不如就“顏色”的基礎上與寶寶做相應的游戲,讓寶寶認識更多的顏色,讓寶寶學習有“顏色”的東西“紅紅的大蘋果,黃黃的大鴨梨,紫色的葡萄,藍色的大海,雪白的棉花,烏黑的煤碳……”這是不是更有趣,更實際呢?

以上四個小小的問題,告訴我們成人,要想教孩子東西,首先要知道孩子能“看到”什么,是怎么看的;其次要想象孩子“看到”的信息,他們為什么這樣看,尤其我們認為非常奇怪或者根本就是錯誤的認識中,可能正反映了孩子的發展水平,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可能的學習內容;最后請一定記住要在與孩子的共同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童智”,你的“童智”是通向孩子心靈的“魔毯”,也是引導孩子走向更廣闊世界的“神燈”!

行至文末,為有意提升“童智”的父母親們提幾點小小的建議,供參考與嘗試:

1.當你弄不清楚孩子需要的時候,請給孩子5分鐘表達的時間;不管多么小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的表達方式,關鍵是你要設法去理解他;

2.嘗試一下孩子的表達方式,并看看孩子如何反應;

3.當你不知道孩子在看什么的時候,請盡可能“變到” (如蹲、爬、坐、臥等)孩子的高度沿著孩子的視線去看一看,可能你會發現原來外面的世界還有另一個模樣;

4.嘗試將你“降低”后看到的東西與孩子交流,看孩子如何反應;

5.當你搞不懂孩子在做什么的時候,請在旁邊靜觀5分鐘,然后學樣也做一做,也許你會突然領悟到這亂七八糟地“擺弄”原來也趣味無窮!

6.嘗試一下你本已忘記的童年活動(如玩泥巴、玩沙子、玩水、踩水坑、吹肥皂泡等),好好體驗一下,并看看孩子的反應如何。

總而言之,當您細細領悟了以下的“兒童行事方程”,您也就擁有或者恢復了神奇的“童智”??
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認識水平 孩子的行為表現

作者:上海市科學育兒基地/徐浙寧
摘自《為了孩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106677.html

相關閱讀: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