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誰奪走了孩子的同情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我常常會發現當我批評一個孩子的時候,下面卻傳來了孩子“幸災樂禍”的笑聲;我們也能看見當自然角里的小動物由于孩子的抓捏而死掉,可孩子臉上去出現“毫無關系”的臉孔;當有個孩子不小心摔倒時,好多孩子卻都是站著看笑話而沒有一個孩子站出來幫助扶起他.這些都不得不讓我們深思:現在的孩子都怎么了?又是誰奪了孩子們的同情心?我們成人又應該怎么樣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呢?

什么是同情心呢?同情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格品質,它在維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形成集體凝聚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一種對他人的不幸和困難產生共鳴及其對其行為的關心、支持、援助的情感;是“能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的一種良好的社會性情感。它既是道德情感的一種,也是社會責任的一種;是社會道德的根本,也是社會責任的前身,;是社會道德和責任的共同基石。

而為何我們現在的孩子卻缺少了同情心呢?

1、社會的發展相成和成人的思想行為灌輸

由于社會的迅速發展,好多人都是只考慮到自己如何來獲取自身利益,而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有的還會試圖從別人的地方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注重個人利于高于一切。而成人往往忽視與幼兒進行溝通,忽視了對幼兒心理需要的滿足,以致造成代溝;幼兒間相互交往的機會與時間相對減少,缺少施與別人同情的環境;隨著競爭的加劇,為了在競爭中取勝,人們開始更多的關注于自身而排斥他人,這種現象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

2、成人注重的是知識培養而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培養

現在好多家長只重視如何對孩子的知識、技能教育,忽視同情心的培養;有些家長還怕孩子在外面吃虧,受人欺負,對幼兒進行消極教導,如:“他打你,你就打他”;“想玩你就拿”“他不給你玩你也不用給他玩”等。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自身缺乏同情心,難以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有些家長只給孩子愛,卻不教孩子愛同伴、愛別人。這就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不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缺少必要的同情心。

而我們應該如何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呢?
1、 從成人自身作起

幼兒園的孩子思維還不是很成熟,他們決大多的行為都是取決于對成人的模仿和對社會的初步感知,所以成人對事對物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成人必須先要學會對同伴友好,愛幫助有困難的人,尊老愛幼等。這樣就能直接達到“身教大與言教”的效果。

2、善于發現和保護孩子的同情心

當我們成人發現孩子對某人或某事產生同情時,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而且更應對幼兒萌芽中的同情心加以保護、鼓勵和啟發,告訴他們要設身處地的體驗別人的痛苦。不要用冷言冷語去打擊孩子的同情心,而且要讓孩子了解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從而來減輕人家的痛苦。

3、利用文學作品的作用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現在有好多的文學作品對孩子都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所以我們成人要學會來利用這些文學作品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三毛流浪記》等故事,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啟發幼兒思考應該怎樣對待那些弱小的值得同情的人。這樣孩子能從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人物中取得教育意義.

4、以具體的事例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讓孩子從具體的事例中感受那些需要幫助人的困難,如這次的四川大地震,對我們全國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災區人民的困難是那么的實際和巨大.這時我們成人就應該告訴孩子地震后那里人民的困難生活,從激發他們的同情心.并組織讓孩子用實際行動(如捐款等方式),即時來表現對他們的關心和幫助.

只有在同情心這一基礎上,人們才會產生尊重、理解、安慰、幫助等高級情感及由其支配的活動,人與人之間才可能變得親切,家庭之間才會變得溫馨,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而人的情感形成在孩子幼兒時期作佳,所以我們成人不能忽視了孩子的同情心的培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107561.html

相關閱讀: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
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