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是一種表達美的方式,美術可以讓世界不再枯燥,更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審美能力。那么,對于寶寶來說,應該怎樣培養他的繪畫能力呢?
要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就要先教給孩子正確的觀察方法,即先觀察物體的整體,后觀察物體的局部。孩子雖然每天接觸的事物很多,但他們并不是事事關心的。他們往往對許多事物視而不見,他們的觀察帶有很大的片面性和隨意性,什么事物吸引他,他就看什么。如孩子在觀察大象時,他們并不是注意大象的整個身子的外形,往往是先注意大象的鼻子、耳朵等有趣部位。我們如果引導孩子,首先觀察大象的整個外型,再觀察頭、腿等部位,從整體到局部,這樣的觀察法對他們以后認識一切事物都很有用。
在引導孩子觀察的過程中,還要讓孩子學會分析、比較的方法,善于找出繪畫的規律,一切物體都有差異,有的兩種物體大同小異。讓孩子通過觀察,對物體之間進行形狀、顏色、大小、長短、粗細、薄厚、曲直、紋理等進行辨別和比較,找出相同點,又找出異點。
在觀察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有趣味、有特征的游戲形式來培養孩子深入、細致、持久的觀察能力。例如一幅圖畫中畫幾個動物,動物的輪廓線是怎樣交織在一起的,引導孩子去細心的觀察它們。只要能發現動物的頭在哪里,沿著頭找下去就會發現每一個動物的形態特征。又如用硬紙片做幾個各個關節都能活動的人形,讓孩子用人形做各種活動姿勢。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孩子觀察理解人的各個活動關節和動作。通過各種游戲的實踐,使孩子對觀察事物感興趣。
家長如何培養寶寶的繪畫能力?
1、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幼兒認識世界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讓人更多地接觸該領域的內容,讓人積極主動地尋找答案,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復習或重溫。興趣還能夠激活思考。在很多時候,興趣就是學習的方向,夢想的來源。
因此,要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如果你的孩子喜歡小動物,你可以讓他畫一些小動物;如果他喜歡食物,你可以讓其畫一些蘋果、面包這類……總之,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培育孩子的繪畫能力,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2、多加鼓勵孩子
幼兒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不管畫的好壞,都希望得到家長的贊揚。評講孩子的作品時,對不滿意的作品,作為父母絕不能簡單粗暴地說:“你畫的是什么?撕掉重畫。”
如果這樣批評孩子,孩子對繪畫不但沒了興趣,還會失去信心,相反,如果換個方法,你先對孩子的繪畫肯定,贊揚孩子的動手能力,說他有繪畫的天份,再進行指導,說不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幼兒有了繪畫的興趣,父母多肯定、多鼓勵、多贊揚,然后,在給予正確的指導,幼兒的繪畫能力就會日漸提高。
3、多引導示范而不照抄
在孩子繪畫時,家長要做到多引導少示范不照抄。如果孩子對畫的物體沒有概念,你可以先畫給孩子們看,然后將你畫的示范收掉,鼓勵他們自己畫,畫得不一樣也要給予肯定和支持。
4、和孩子多交流討論
繪畫過程中,多和孩子交流討論,可以幫助孩子豐富畫面。父母可以從主題交流開始,收集相關的資料和實物,鼓勵孩子大膽發言說出自己的看法。
畫畫的同時也要多交流,當孩子畫不下去的時候,進行一些引導性的交談,鼓勵孩子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想象,自己來豐富畫面。
5、尊重孩子的想法
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讓幼兒把美術活動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自己的喜好色,即使明知不好看也不妨讓他嘗試一下,然后再比較給他看,這樣做遠比你說教的效果好。
畫畫過程中不干涉孩子運用圖形和顏色,讓孩子做畫畫的主人,讓孩子體驗畫畫的樂趣,并進一步得到提高。孩子間不做無謂的個體比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老師如何培養寶寶的繪畫能力?
一、心中有目標
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繪畫的直接指導者,心中有目標是進行指導的重要前提。這個目標,大到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繪畫這一領域中所要達到的目標,小到每一個繪畫教育活動甚至每一個教育細節所要達到的目標。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繪畫教育活動時應該思考這樣的問題:通過繪畫活動我要培養孩子什么樣的能力、提高孩子什么樣的水平?要通過怎樣的形式和手段來開展活動?活動的重點是什么、難點應該怎樣解決?能思考這些問題就是教師心中有目標的體現。有了目標,活動才能順利開展,幼兒的繪畫技能才能正真得到提高。
二、眼中有孩子
所謂眼中有孩子,就是要把孩子的發展放在首位,知道我面對著什么樣的孩子?他們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是什么樣的?他們的繪畫基礎怎樣?他們的個別差異是什么?……總之,就是要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所面對的孩子。甚至是孩子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異以及身體動作的發展等,都對幼兒繪畫技能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就知道使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教學才有效;就知道對什么樣的孩子提出什么樣的要求;就知道對什么樣的孩子做出什么樣的評價。因此,眼中有孩子能幫助我們更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繪畫技能的培養。
三、材料要豐富
老師應認識到豐富多樣的繪畫材料與工具可以促進幼兒技能的發展,豐富幼兒繪畫技能的表現。這是幼兒學習技能的準備,若教師單一地指導幼兒學習認識一種材料,重復使用一種工具,則幼兒只會掌握一種繪畫技能,也相應地會削弱幼兒進行繪畫活動的興趣。而幼兒對材料的性質和用途了解得越多,那他對形狀、色彩、空間的認識也會更豐富。因此教師在開展繪畫活動時,首先要保證材料的豐富性,任何材料在美學意義上均有價值,無論新與舊,大與小,粗糙與精細等等。教師必須讓幼兒認識到無論何種材質,只要運用得合理得當,對畫面來說和諧美觀,它就是合理的材料。因此,在繪畫活動中,讓幼兒嘗試使用各種不同的繪畫材料與工具,探索與討論各種材料在美術活動中的不同的美感表現力,提高幼兒對多種繪畫材料的認識,對培養幼兒繪畫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繪畫的技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指導有方法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在他們眼里,幾乎一切活動都是游戲。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游戲化的方式指導幼兒繪畫。對孩子來說,繪畫本身就是一種游戲。游戲化的繪畫指導方式適合幼兒實際發展水平,能讓幼兒輕松地接受技能的指導。特別是一些幼兒難以掌握的、學習有難度的美術技能,教師應采用游戲化的情景,兒童化的語言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獲得愉悅、新奇的情感體驗的過程中,提高參與繪畫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自然地接受技能的學習。
五、把技能學習與培養創造力整合起來
在不同觀念思潮的澎湃涌動下,幼兒美術教育技能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重視技能,忽略創造性培養,或不談技能,只求創造的教育觀念都是片面的,都會嚴重制約和阻礙幼兒美術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幼兒繪畫技能的學習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是要和創造力的培養整合起來的。教師要在引導幼兒學好技能的同時,重視幼兒創造力的培養,鼓勵幼兒用心地畫,創造性地表現內心的情感和對世界的認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156357.html
相關閱讀:音樂可調動孩子的社交天賦
胎教音樂媽媽聽還是寶寶聽
繪畫是對孩子最好的啟迪
電子琴轉鋼琴=走彎路
正確對待孩子的特長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