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雖然小,但是寶寶也是有自己獨特的溝通方式的。聰明的父母應該了解寶寶的肢體語言,及時掌控者寶寶的語言需求,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和寶寶溝通。
肢體語言告訴你寶寶的需求
1.溝通的眼睛
寶寶和大人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就是眼睛。新生兒會在一個月或兩個月大的時候和你有直接的目光接觸,這給你和寶寶提供了非常有意義的溝通。這也是他尋找安慰和感到安全的基礎。這時候你要看著寶寶的眼睛對他說話和唱歌。不管你感到這多蠢,只管繼續說話。告訴他他是多么可愛,你今天要去做什么等等。
2.興奮的汩汩聲
寶寶玩玩具的時候很容易變得激動,或者這樣做僅僅是為了獲得你的注意。嬰兒喜歡咯咯聲,這是他們在快樂談話。這時候你應該試圖模仿你的寶寶的語言用歡快的語調回應。無形中就建立起了你和寶寶之間的溝通橋梁。
3.饑餓的舌頭
細心的媽媽總是能察覺到寶寶微妙的舉動。當寶寶伸出他的舌頭,從一邊到另一邊移動?這通常是在尋找食物(牛奶),但也可能是在尋找安慰。如果他的舌頭放在他的下唇的中間,就是在告訴你他餓了。這時,媽媽們就要給寶寶準備食物了。
4.模仿一些聲音
寶寶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很多時候,寶寶會模仿各種各樣的聲音。當你的寶寶咕咕叫,可能表明他是在一個非常滿足的狀態。當他告訴你他很滿意的話,這是時候你要仔細聽,因為它是非常柔軟和平靜的聲音。而且你要繼續用可愛而且柔和的語氣跟他說話。
5.沮喪的拳頭
寶寶的小拳頭也是一種肢體語言哦!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你的寶寶從四到五個月左右就能故意握緊拳頭,這通常表明他不知所措或過度興奮。緊握雙拳是典型的受了過度刺激的表現。他只是用身體表達他的情感和你交流,他需要一個短暫的休息或者他累了想睡覺,這時候要讓他休息。
6.緊張的哭
寶寶不會用語言表達,但是寶寶可以用哭聲代替。當6到8個月的時候,他可能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饑餓或疲憊。大一點的嬰兒會用哭來表示自己的焦慮。在你回來后,他會停止哭鬧。這時候要安撫寶寶,你可以先離開房間幾分鐘。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以逐步增加你離開的時間。他很快就會開始明白,你總是來回走。經典的躲貓貓游戲就是一種簡單的方法。
7.聰明的拍
從八個月左右,你的孩子將能夠拍手。當你的寶寶學會拍手,他會很興奮,因而也會一遍又一遍地拍手。拍手是寶寶高興最直觀的象征。這時,媽媽們可以和寶寶一起拍手,感受這快樂的時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199614.html
相關閱讀: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
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