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們都害怕孩子長大后口吃,但是,有些孩子卻偏偏說話結結巴巴,越是下功夫改,越是改不過來。寶寶結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去糾正呢?
造成結巴的原因:
1、遺傳因素:口吃患者家族發病率可達36%~55%,故有人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可能為單基因遺傳。有人發現的孩子口吃是有家族遺傳史,主要外因是學習語言的環境不佳,如父母口吃,或父母口語快、含混,兒童不易模仿等。也有人發現口吃患者及親屬中左利手多見,認為口吃與大腦優勢側有關。
2、精神因素:兒童口吃往往發生在急性或遷延性精神創傷之后,因而不少學說認為精神因素可能為口吃的重要發病原因。有的兒童因為受到家長、老師或周圍一些人的嚴厲懲罰或訓斥,使精神突然受到嚴重打擊,由于這種恐懼的情緒或驚嚇引起了口吃,同時精神緊張、焦慮等也會導致口吃現象。
3、軀體因素:先天的發育不良也引起口吃。較多兒童圍產期或嬰幼兒期曾受到有害因素作用,如胎兒期母體患妊娠毒血癥、出血或軀體性疾病,或發育過程中患某些傳染病使神經系統功能弱化,言語功能受累而致口吃。
4、外界因素:強行糾正左撇子也會造成口吃。
5、方言性口吃:兒童學語期間改變方言,或兼學兩種以上不同方言,可致口吃。
6、思維過速性口吃:因思路寬闊迅速,致使口齒追隨不及,造成口吃。臨床亦較常見。
7、其它因素:有的學齡前兒童罹患口吃是因模仿所致。有資料則根據腦電圖、發音肌肌電圖和氟哌啶醇臨床療效。推斷口吃可能與邊緣系統和網狀結構復合體活動增強、發音肌功能不協調、和基底節存在生化障礙等因素有關,但尚待臨床進一步論證。
七個方法幫助孩子告別結巴:
1、從容不迫地說話,經常停頓,在你的孩子說話結束后,等上一些時間再開始說話。
你的放慢的輕松的說話方式,比任何批評或建議,諸如“慢點兒說”或“慢慢地再說一遍”都要更為有效。
2、減少你給孩子的問題。兒童在說出自已的想法時,更為自由,回答成人的問題時則非如此。不提出問題,而僅是對兒童所說的話加以評點,讓他知道你聽清了他的話。
3、用你的面部表情,以及其他身體語言,向你的孩子表明,你是在聽他說話的內容,而非他說話的方式。
4、每天,在固定的鐘點,用一些時間,給予你的孩子全部的注意。此時,讓孩子自已選擇他所想做的事。讓他帶你參加他的活動,讓他自已選擇是否說話。當你在這時候要說話時,要用慢慢的,平靜的,輕松的,帶有很多停頓的說話方式。
對你的年紀幼小的孩子而言,這段從容的安靜的時光,可以樹立他的信心,讓他知道,他的父母喜歡和他在一起。當這孩子長大時,這個時間內,孩子可以與父母自在地討論他的感受和經歷。
5、讓家庭所有成員學習如何輪流地說話和傾聽。兒童,尤其是口吃的兒童,會發現當沒有多少打斷,且聽眾注意傾聽時,會更加容易說話。
6、觀察你和你的孩子互動的方式。要增強這樣一種方式,在這種方式下,你讓孩子明白,你在聽他說話,而他有充分的時間說話。要減少批評,快速的說話方式,打斷,和問題。
7、最重要的是,要讓你的孩子明白,不管他怎樣,你都接受他。最強有力的力量,是你對他的支持,不管他口吃與否。
糾正寶寶結巴的游戲推薦:
唇部運動
嘴巴張大說“啊”,持續3~5秒。
嘴巴咧開說“一”,持續3~5秒。
撅嘴說“嗚”,持續3~5秒。
嘴形從“啊”到“一”,連續做3~5次。
嘴形從“啊”到“嗚”,連續做3~5次。
嘴形從“嗚”到“一”,連續做3~5次。
嘴巴用力閉緊向內吸,發出“啵”的聲音。
舌頭運動
將舌頭伸長到最大限度,持續3~5秒。
舌頭快速伸出、縮回,連續做3~5次。
舌頭分別伸向左、右嘴角,持續3~5秒。
舌頭分別伸向上、下嘴唇,持續3~5秒。
舌頭伸出,按順、逆時針方向各轉1圈。
將舌頭放在牙齒面上,左右移動做清潔牙齒狀。
臉部運動
用手輕拍臉頰、下巴和嘴唇。
緊閉嘴唇,吹起使臉頰膨脹。
用力吸氣,使臉頰凹陷。
做各種表情牽動臉部肌肉。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如吹泡泡、吹蠟燭、使用吸管等等都是很好的口腔運動。另外,注意在孩子說話出現錯誤時,不要大聲訓斥他,要有耐心地細心教導;和孩子說話速度不要太快;不要與其他口吃的人頻繁接觸;對習慣使用左手的孩子,不要強迫他改用右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05909.html
相關閱讀: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
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