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呢?很多父母想替孩子承擔,這樣是不對的。
1、不插手:永遠記。喊沿熑芜給孩子不包辦!有體驗才會有經驗!剛開始我們只能“沒有情緒的當一個看客”;
2、悅納它:對發生的事情和孩子所有的應對,包括孩子的負向激烈情緒,我們都要去悅納它,什么是悅納?開心的接受發生的一切;這需要家長的修行和修煉,“悅納”兩個字好寫,意思一聽就明白,但能夠做到那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
3、先處理情緒后處理事情:這里指的情緒,第一是自己的情緒,想解決孩子問題,千萬不要自己情緒化,如果自己有情緒,就先不處理;第二是孩子的情緒,要確認孩子的負向情緒已經過去,才能去解決問題,這一點切記,如果你不會做,那就等待! 如果你會做,那就記住兩個字“共情”就足夠了;
4、不要希望孩子好,只要對他好:解決問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要傷害親子關系,也就是說,在不傷害親子關系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其中的訣竅就是“不要希望孩子好,只要對他好”,這句話是愛的最高境界,因為“孩子永遠是第一位的,而孩子解決問題的結果永遠沒有孩子重要!”
5、引導孩子的積極心態:問題和錯誤是我們成長的寶貝,不要讓孩子討厭問題和錯誤,引導孩子有一顆“遇到問題就挑戰,挑戰成功就進步”,“遇到錯誤要高興,錯誤是寶貝,是讓我們進步的寶貝,只有改了的錯誤才是真寶貝”。其實解決孩子的所有問題就是幫助孩子擁有一顆積極的心態,我們一生都要不斷面對問題和錯誤,這是人生的常態,而“面對問題和錯誤的積極心態才是一個孩子最應該具備的內在非智力品質!”
6、困難時給予幫助,建議時卓有成效:我在課程中給大家講解了近四個小時,大家要記住我“上坡推車”和“前面有個坑”這兩個形象的比喻,在生活中慢慢體驗和修煉這種能力。
7、不關注解決,只關注過程:形成一個1-2-3-4-5-6的循環,什么意思?走到第七步,問題還沒有解決,那怎么辦?從第一步重新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47734.html
相關閱讀: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
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
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
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
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